散文的情味语言杂说(11)


贾平凹写天上的星月,“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的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地跑……”“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天上的星星》)。“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吗?”(《月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活画出天上星月的情和态,令人回味向往,荡气廻肠。

鲁彦的《听潮》也用带浓厚情味的拟人化动词,再现海潮的壮美,“海自己醒了,动着。它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腰和脚,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在用脚踢着,用手拍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力,岩石渐渐起了战栗,发出抵抗的叫声,打碎了海的鳞片,海受了创伤,愤怒了,它叫吼着,猛烈地往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每一个下罅隙里,扰乱岩石的后方,接着又来了正面的攻击,刺打着岩石的壁垒。声音越来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枪炮声、呐喊声、叫号声、哭泣声、马蹄声、车轮声、飞机的机翼声、火车的汽笛声,都掺杂在一起,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