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情味语言杂说(6)


散文作家为了准确地表情达意,往往运用牵情的比喻进行超乎常情的想象,使语言情味浓郁,生动传神。

朱自清就是善用情味语言、善用比喻想象的高手。他笔下的荷花如美人般婀娜:“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它们散发出的缕缕清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荷塘月色》);他笔下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他笔下的梅雨潭之“绿”,让人爱怜有加,“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作者面对着这让人动情的绿,时而欲“手拍’,时而欲“抚摩”,时而欲“亲吻”,又爱怜地称呼她为“女儿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