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与物联网


         智能电网

  2010年将全面启动整个智能电网工作。同时,随着智能电网第一批试点的结束,国家电网将启动第二批试点。

  行业动态:我国的智能电网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国际领先、自主创新、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已经确立了智能电网三步走的原则,第一个时间段是2009年-2010年,这个阶段被称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第二个时间段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智能电网的投资构成上,不考虑大规模储能装置,配网自动化和用户侧系统将占40%,智能变电站占20%、智能调度占15%、柔性输电系统(含清洁能源接入侧设备)占10%,其他投资占15%。智能电网是未来中国电网新的投资方向,将成为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综合应用平台,拉动相关产业需求。

  智能电网的部分相关标准仍在制订过程中,所涉及的输变电及电气控制设备尚不能开始招标,从而影响了电网投资速度,但随着各类标准的逐步出台,相应的电网投资有望逐步展开。

  国网智能电网具体建设规划的公布将直接引导设备商进行生产布局;标准体系的公布,将指导业内设备商的研发方向,从而加速智能电网相关设备的对接。2010年将在"国网标准"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投资策略:浙商证券预计2010年电网投资增速将达到20-30%。其中,二次设备方面,国电南瑞和国电南自最具竞争实力。一次设备方面,220KV及以上变压器涉及厂家较多,竞争也较为激烈;而500KV变压器由于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市场的集中度也相对较高,市场份额主要控制在特变电工与天威保变、常州东芝、山东达驰和泰山电气五家公司手中,其中,特变电工与天威保变具竞争实力。此外,特变电工在互感器和电抗器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思源电气在电容器和互感器方面实力较强,而平高电气在组合电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方面表现突出。

  物联网:关注三个投资时段

  行业动态:物联网是在当前通信网与互联网基础上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也与通信网和互联网产业链类似,增加了部分参与者。譬如,在上游增加了RFID与无线传感器供应商,下游增加了物联网运营商。其中RFID和传感器是给物品贴上身份标识和赋予智能感知能力,物联网运营商是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

  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完善度上与美国有差距,但下游的通信运营商(三大运营商)和中游的系统设备商(中兴、华为)都已是世界级水平,其他环节相对欠缺,但突破机会很大。特别提醒的是,物联网的远景是"万物联网",多涉及地图位置信息,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势必比互联网和电信网更高,国内厂商的机会将更大。从增长空间上看,由于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商现有的基数较大,物联网带来的增量效果不明显,其中,RFID/传感器因为有国家科研支持和入门门槛较低,最有可能快速赶上国际水平;系统集成厂商因贴近本土市场,更有成长空间。

  投资策略:分三个投资时间段,给出投资策略分别是:物联网导入期,短期(1-2年):关注二维码、RFID厂商和SIM卡企业。因为国内二维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RFID的技术突破可能最快,从需求量上看标签也是最大的,在物联网导入期,二维码、RFID厂商可以享受较好成长性。对SIM卡企业,由于RFID-SIM卡潜在需求大,且运营商推动手机支付的意愿较为强烈。

  物联网成长期,中期(2-5年):关注系统集成企业。在物联网导入期,应用多处于垂直行业应用,对系统集成的要求并不特别高,RFID厂商可以兼顾,在物联网成长期,由于涉及技术和界面开始增多,专业的系统集成企业需求会突增。

  长期(5年以上):关注物联网运营企业。物联网运营商将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导入期和成长期的前期,由于下游需求应用较为分散,物联网运营企业的竞争力也难以辨别,投资风险较大,而在5年左右的时间后,子行业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可见端倪,投资风险降低。

  在2010年,建议投资者关注二维码、RFID和SIM卡供应商,布局系统集成商,特别是关注从设备商逐渐向系统集成商扩展的企业。主要关注标的有新大陆、东信和平、华工科技、长电科技、远望谷和同方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