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参政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
蒙少宁
[摘要]参政党宣传思想工作要不断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在观念、内容、方式方法、载体和渠道、典型运用和队伍建设有所创新,才能担负起唱响主旋律的重任。本文阐述了参政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包容性更强;要把宣传思想教育过程变成双向互动、和谐愉快的过程;参政党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市场运作的意识;参政党典型具有统战色彩,是区别其他战线先进典型的特征;要整合多方面力量,形成集团军协同作战局面以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力度和宣传与思想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等的观点。
[关键词] 参政党 宣传思想 创新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目前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任务,参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理所应当地要围绕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服务做文章,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和引导广大参政党员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关于宣传思想工作观念的更新
首先应弄清一些基本问题,理清一些基本关系,更新一些思想观念。 如:
1、工作者和工作对象的关系
要正确认识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客双边关系。这个关系也就是以往讲的“授受”关系。受者即是受众,是接受教育、接受影响、接受灌输的群体。参政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受众,毫无疑问地自然是广大党员及其所联系群众了。授者,即是教育者,影响力的施加者、思想观念的灌输者。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授者往往是由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干部即政工师一类的担任。长期以来,二者的关系一般都被处理为主客体关系。宣传思想工作者习惯于把自己作为主体,把群众视为客体,多采取我打你通、我说你听,我教育灌输,你接受吸纳。这种模式当然也取得了不少的效果。但也往往产生我主动他被动,我动他不动的结果,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沟通、互利与和谐。参政党性质是政治联盟,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思想教育目的是团结人心、为帮助中共完成各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凝聚力量,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成员是以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思想教育的传统原则是“三不”、“三自”(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因而其方式应更平和、更民主、更包容、更柔性。其教育和影响人的工作,不一定要以“师者”“领导者”的身份居人之上,以朋友的身份更容易打动人心。因此需要更新传统观念。把自己的座椅降下来,与对象摆在同一个高度,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先看看对方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求,有什么难处,有什么困惑,然后从他的角度为他出主意,想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变“单相思”为“相恋”,变单向灌输为双向沟通交流。使宣传思想教育过程变成一种双向互动、和谐愉快的过程。在平等交流、轻松愉快的形式和氛围中,宣传思想教育才能在无形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2、增强“阵地”意识
要正确树立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所依托的“阵地”意识。什么是宣传阵地?也就是说,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理论体系等精神文化通过什么样的场地、空间来对宣传教育对象产生作用。过去,我们总是说意识形态里的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会去占领”,说明占领阵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思想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益增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占领阵地”的意识只能强化决不能削弱。当然,如今使用更多的是“拓展”这个词。我的理解是“拓展”一词比“占领”更深更广。因为它表明,第一,这个阵地不仅不能失去,要继续占有;第二,这个阵地不能缩小,还要尽量扩大。
当今的“阵地”更多地表现为“市场”。参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树立市场运作的意识,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占领“阵地”就必须占领“市场”,不去占领“市场”就等于放弃“阵地”。只有在“市场”中不断巩固和拓展“阵地”,才能“打好主动仗”,完成“弘扬主旋律”的本职任务。
3、要处理好“单兵作战”和“集团协同作战”的关系
宣传思想工作靠谁来做?宣传思想工作既是做人的工作,本身也是靠人来做。宣传思想工作是提高人的思想、增强认同感、消除阻力、形成合力的复杂工作。我们常常说,最难提高的是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仅仅依靠正确的教育和正面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来配合;仅仅依靠宣传思想部门的几个同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社会各方面,各个部门的工作来配合。就是说既要依靠主力军,也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集团军协同作战局面。我们以往说的,抓住务虚与务实结合;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思想建设与参政议政实践结合;思想建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结合点,来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类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加以总结、提升和创新。
4、理清“宣传”与“思想”的关系
人们通常喜欢把“宣传”与“思想”并列放在一处,这说明了两者间的关联性和紧密度。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并列关系。我认为,宣传是对思想、理念、观念等的宣示和传播,是对众人的说明讲解。通过对社会、对群众的宣示、传播、说明、讲解的行为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因此宣传的本质就是传播思想,影响和改变对方思想观念。思想受到了影响和改变,才会带来行动,进而影响和号召群众一起行动。在这里,我们看到,宣传是手段,思想是目的。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达到影响和改变思想的目的。宣传教育的目的是唯一的,但影响和改变人们思想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却很多很多,宣传只是其中之一。
狭义的宣传可以理解为在本党派的内刊和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文字、图像的传播。广义的宣传可以说其内涵和外延更深、更广,只要有人的地方,只要有人与人之间交流,都存在着宣传,存在着思想工作。谈心交流,参观考察、文化娱乐活动等非正式场合都可做传达观念、影响思想的工作。
二、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的创新
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四句话既道出了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神圣职能,同时也囊括了该工作的四大内容。
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内容,不是指要改变着四方面内容,而是主要指要积极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等形势变化,都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内容要与时俱进,拓展创新,否则难以抓住人心。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处理好几点:
一是指导思想一元化必须坚持。主张拓展宣传思想工作内容和容纳思想观念多样性,并不是要否定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宣传思想领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主流思想文化,但同时要正视其他多种思想文化的存在,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使先进文化更富生机和活力。
二是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宣传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几年我们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突出地抓了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的六大方面内容几乎都是关于理想信念方面的:一是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认识;二是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三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对当前形势和国情区情的认识;四是开展多党合作制度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五是开展老一辈优良传统、高尚风范和我党历史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对继承我党优良传统,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识;六是开展我党章程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对参政党性质、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是要在上述传统基础上,加强反映时代精神、适应新的实践要求的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教育。为实现建设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参政党组织这个目标,提高广大党员整体综合素质,还应加强对反映时代精神、适应实践要求的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把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到宣传思想工作中。不断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领域,使党员既能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又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锻造一支强有力的参政党队伍提供思想、理论和精神支持。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应有机结合起来,使宣传内容更务实、更贴近参政党工作实际,更贴近党员需要。
三、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内容是本质、核心,形式是内容的外包装和表现方式。好东西没有好包装对人产生不了吸引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参政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内容创新的需要,努力遵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不断进行创新。
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性很强,其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大小与对工作规律的把握程度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与所选择的形式对工作对象有多大吸引力也成正比。有句老话说,“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也可理解为环境变了、条件变了,工作方式方法也得顺应变化。因此,认真研究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社会条件等新情况、新特点,正确认识和把握工作规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参政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多年来,各地组织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在学习和自我教育方面,除了各种学习、讨论、报告外,还运用了诸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文艺活动、到工厂农村里实地考察等。但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探索更多更新的形式,才能对党员产生吸引力,使广大党员积极参加,乐于参加。
四、关于宣传思想工作载体和渠道的创新
有了人家需要的好东西(内容),有了人家喜欢的包装(形式),通过什么手段送给人家,并使人家乐于接受,主动需要?这就是载体和渠道。犹如过河必需的桥、船一样。这点很重要,决定着你的宣传效果的好差,是便捷畅通还是南辕北辙。
多年来,广大党员和基层组织创造了多种有效载体和形式,如以重大传统民族节假日为载体,以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为载体,以重要事件、文件政策颁布的周年纪念日为载体等、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捐资助学活动为载体等,除了传统形式外,近年来我们适应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创办网站,使信息的沟通和传达更加便捷和畅通。
但从现实情况和形势任务的要求看,我们的渠道还是比较少比较窄的,难以适应工作发展的要求。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不断拓展载体和渠道。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注意积极拓宽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域和渠道,选准和用好多种多样的载体。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根据我党中心工作的要求、各级组织的实际和广大党员的需求,选择和确定不同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开展宣传思想工作。
一是巩固已有阵地。党报、党刊、网站是对党派成员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对党员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是借助外力,延伸手臂。各类社会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是民主党派对外宣传主要借助的平台,要加强联系,充分利用。
三是要注意拓展新阵地。本人以为,新阵地还应包括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外延。当一个社会、一个单位存在矛盾重重、群众情绪激化的现象时,主客观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政策宣传不到位,解释说明不清楚,思想工作不到位,干群交流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等造成的。一个好的领导注重宣传思想工作,还要多为成员创造一些充分交流的机会、释放压力的机会、表达诉求的机会。有些形式看似平庸凡俗,与宣传思想无关,如郊游、交友,娱乐、运动甚至吃饭等,但在其中交了朋友,做了工作,交换了意见,对于化解矛盾、疏解情绪、达成共识、统一思想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做宣传思想工作,常会收到意外的效果。在这方面,农工党云南省委会做了有益的探索。近年来,他们注意时时处处有宣传意识,一台文艺晚会、一次义诊咨询、一项扶贫助学工程、一次调查研究、一次组织活动……都是生动形象地展示民主党派风采、宣传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良好机会,从而带动了自身建设和组织发展工作。
五、关于运用典型引导加强宣传教育的创新
运用典型的力量抓好示范引导,是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途径。
应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以激发干部党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新时期参政党典型在具有时代感的同时,也应体现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特点。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事业中的典型所具有的统战性色彩,才是区别其他战线先进典型的特征。
几年来,我们报道了不少党员风采和先进组织,对感染人心,给人激励和启迪,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凝聚人心,鼓舞力量起到积极作用。但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周围有许多动人心扉的人和事,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需要挖掘和报道。典型应可亲、可信、可学。典型的引导不能高高在上,不能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觉得好是好,就是学不到。而应在使人产生敬佩感的同时,觉得有亲近感,有亲和力,就是身边的人和事,别人能做的,我们经过努力也能做。这样的典型才能对成员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达到典型示范,催人奋进、振奋精神目的。
六、人才队伍建设观念的创新
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宣传思想工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实力作为支撑,其中最重要因素是人才因素。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即实力的观念。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人才的安排使用。各级领导要重视现有宣传理论人才的安排使用,特别是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加以爱护和珍惜,充分发挥其作用,做到人尽其才;二是人才的发现吸收,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基础上,要注意不断发现新的人才,培养新人。各地组织应在制定组织发展规划时,有意识地吸收一些适合做宣传思想工作、有相应文字功底和理论基础的人才充实宣传骨干队伍。三是人才的培养锻炼,各级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机遇,尽可能给宣传思想工作的骨干以学习、进修、培养和锻炼的机会。
二要提高综合素质,“内强筋骨”。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干部和骨干,要有一种“本领危机”的意识。一是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同时,要认真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有条件的应尽量广为涉猎,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做到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宽广战略眼光、广博文化知识、崇高职业精神、过硬工作本领,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聪明才智。二是要不断提高宣传艺术和宣传水平。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面对的是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对象;你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下,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困难具体帮助,才会帮到点子处,说到关键处。群体影响、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也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心人本身也是宣传思想工作,感情决定思考的方式,因此,有时候“以情感人”比“以理服人”更能产生好的效果。只有用心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和艺术于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增强宣传思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资料:
1. 刘云山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讲话(人民网 2005.8)
2.《在创新中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人民网 2006.3)
3. 宣传思想工作要创新(光明日报 董长海 2003.6)
4.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新路子(团结报 曾维秀
5. 本党派宣传工作总结等(内部资料 近年)
6.中共十七大精神(各大报刊 2007.10)
【作者蒙少宁,女,农工党广西区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