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名副其实,保障房乏善可陈


    众所周知,国家这台大机器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而是依靠武力和非武力的手段,在这个地面上收取“保护费”来生存,上得了台面的说法就是,供这台机器运转的巨额资金全部来自于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的主体又是税收,这也就构成了财政的收入部分。有收入自然有支出,除了公款吃喝每年上万亿,加上浪费和掉入“黑洞”的一大部分,剩下的支出就应该是公共基础建设等等了。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保障性住房的社会难题。如今,回首09年,我们看看政府从土地上刮走多少财富,又拿了多少去反哺社会?

首先看刮走多少地皮?

    正在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初步预计,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5720亿,比2008年执行数增长8%。(此前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实现财政收入58068.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与此同时,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15000亿,占到财政总收入的22.8%,土地财政名副其实!

 

再看拿了多少由于保障性住房?

    借势4万亿财政的刺激计划,中央打算在未来三年拿出6000亿到9000亿的数量来建保障性住房,成都09年的土地出让金排在全国的第十位,是324亿,另打算要在09年拿出130亿来进行保障性住房安置。但是,一年很快过去了,不仅保障性住房乏善可陈,还整出不不少的“6连号”“8连号”那样的恶心事件,理论上将会占到商品房半壁江山的保障性住房,再次形同鸡肋!比如占着城乡统筹,在保障性住房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成都市,也基本上是给需要保障性住房的的人们划了一张大大的饼。虽然,政府说100%的完成了目标任务,也就是在2009年成都要新增廉租住房房源11500套,但这些100%也仅仅是开工建设,唯一值得慰藉的是,发放租赁补贴实施户数15052户。

    有必要说明,所谓的1万多户补贴是在大成都范围之内,其中,中心城区新增廉租住房房源2074套,发放租赁补贴实施户数7540户;区市县新增廉租住房房源9426套,发放租赁补贴实施户数7512户。可见,真正的大头并不是在城区,这对于一个中心城区有500多万人口的城市来讲,就像撒了一把胡椒面!而所谓的区县补贴,也因为灾后重建的原因而让保障性住房意味大大折扣,也就是说即使不打着保障性住房的旗号,区县还是有一大部分是要以稳定灾区的名义补贴的,什么100%完成了目标,但补偿到是已经全部开工,纯粹就是一种文字游戏,一个城乡统筹试点、一个在后重建重点区都是这么个整法,其他城市保障性住房的落实情况就完全可以预料了。

 

     笔者认为,政府从土地出让上获取大批财富并没有错,而且最大限度的开发了土地的自身价值,这在商品经济时代无可厚非,尤其是拍卖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贪污和受贿,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但关键在于这些土地财政是用来肥了官员的腰,还是被用来包养了二奶,还是买了高档的烟酒,这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疑问了。打掉一个周久耕,难道就没有第二个?保障性住房至今乏善可陈,用画饼的方法往后拖,这这究竟玩的是一个什么把戏?

   谁能告诉笔者和广大的网友?……

整天研究“帝王术”且,手不释卷的政治家,难道就不懂“得人心者得天下”,多予少取才是王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