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现代管理者——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我国城乡广大管理人员大部分只具有中等以下文化水平,尤其是广大的中小企业,真正拥有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员工是少之又少;企业中的所谓管理者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管理知识面较窄;二是对现代化管理方法了解、掌握甚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不仅人数少,而且年龄老化。根据相关调查资料,1965年的大学毕业生,5年后知识的陈旧率为45%,10年后达到75%。
我国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企业经济的,而相关的专业院校也是同期才开始全国扩招,因此,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企业管理除大型国有企业外,几乎等同于一片空白。而且,纵使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占我国国民经济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依然表现为人才匮乏的严峻局面。而在企业所需的各方面专业人才结构中,尤以管理类专业人才更加稀缺。
因此,在有专家谈到关于中国如何再来个30年的持续发展问题时,人们不得不承认,“从管理中要效益,在管理中寻空间”是未来中国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唯一依据。而提高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作为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组织系统管理效能的唯一着力点,尤其显得异常重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