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上海专稿/记者 马静婴】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表示,虽然目前全球经济已经摆脱了自由落体式的第一阶段下滑,但经济已经企稳的观点显然过于乐观。
9月5日,朱民在中欧商学院与《财经》杂志共同主办的“2009年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银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全球银行业将进入新的战国时期,在混战中重新定位。”朱民称。
他表示,全球银行业依然面临着大规模和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银行规模将不可避免地缩小。同时,经济危机造成全球实体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调整,将引起银行的客户结构、资产结构和服务模式的巨大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毫无疑问地宣布了此前西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失败,包括美国的混业经营和欧盟国家的功能性监管。而英国的统一监管和中国的机构性监管也显现出其弱点。目前,美国已经开展金融全面监管的改革,英国则再次强调宏观协调,而欧盟的方案则更强调细节。
根据朱民的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全球银行资产将下跌20%,股票市值缩水30%,债券市场规模下跌25%,金融衍生产品规模更将减少50%。此外,贸易规模缩小将造成资本流动规模下降,2009年全球资本流动规模预计仅为2007年水平的25%,银行规模的缩小不可避免。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包括减少大额交易账户,减少负债,减少个人金融业务、表外业务、交易业务和国际业务。
从地域上看,2008年,全球银行业只有亚洲实现1641亿美元的利润,美国、欧盟、日本的G3经济体同时出现衰退。朱民认为,未来欧洲银行将继续受到巨大影响,伦敦将不可避免地丧失其金融中心的地位,而美国的地位也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