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此博文记录一下俺家的大事记)
我特别关注今年的国庆盛典缘于我先生和女儿的参与,女儿是天安门广场上八万翻花人员之一(71行324点位),我先生是游行指挥部音响总设计师,60周年国庆庆典的音响要求现场声音达到“广场音乐会”的效果,对于老公的技术绝对力挺,因为他曾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音响设计/音响工程总指挥,获得北京市‘先进个人’的嘉奖,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在业内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天安门音响设备之一: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调音台)
两位参与者在家里经常探讨游行细节,我这个旁观者也听到了不少内幕,例如有的军乐乐曲反复演奏某个小节,那是因为配合游行队伍的进程,每个方阵会有自己的乐曲,有一个人专门(示意)军乐指挥,如果游行队伍快了,就会删掉某小节乐曲,如果慢了,就会反复演奏某个小节,再比如,前天晚上,临时增加一个游行队伍,为了不扰民,没有做大规模车辆限行,而是各部门夜里悄悄的天安门演练,再例如天安门1500人军乐和2000人合唱的声音如何制作,翻花队伍整齐的一致的行动,不仅仅靠演练,还和装备、信号灯指令、音乐暗示分不开的。
此次为了国庆盛典的顺利进行,很多人在默默奉献,我先生推掉所有的外部商业演出,专心致志的参与活动,经常是工作到凌晨,即使在家,也是电话会议不断,为了会议方便,电话经常是免提状态,我家书房有时比德云社还热闹,一会儿是和风细雨的音乐探讨,中间还演奏曲目(家里的专业音响设备发威),一会儿又是激烈的争执,有时是三方、甚至多方的争执,最后我先生总是学赵本山的话“这个可以有”结束会谈。天安门广场去了无数回,有时候已经睡觉了,突然想到一个点位的音响设计,马上起床到天安门广场现场勘查,每个细节都是通宵考虑,一个个乐曲反复监听,有如此工作认真的先生,我很是自豪。
女儿也是练队、学习两不耽误,从开学至今的4个周末,每周末只玩1个小时,全天的投入训练和学习中,改掉了以前拖拉的坏毛病,说话节奏、起床早饭节奏、连走路节奏都快了好几拍,看来想让孩子改变一些习惯,大事件参与是最好的办法,还很低调,女儿点位距离我先生工作台很近,但是从未要求额外待遇,看着第一次演练女儿雨中啃面包的照片,挺心疼的,女儿甚至眼色制止老爸的热水探望,甚感欣慰,真是好孩子。
明天,将是一个不眠夜,我先生晚上就进驻天安门广场,女儿是凌晨3点集合,我负责车夫、厨师的后勤工作,虽然又一个不能团聚的节日,但是能让千家万户看到游行的精彩瞬间,通过盛典展现中国国富民强的一面,我的全家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