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走出“与国际接轨”的心理阴影


中国需要走出“与国际接轨”的心理阴影
作者:王世保


    现代文化建设要“与国际接轨”;
    市场经济建设要“与国际接轨”;
    政治制度建设要“与国际接轨”;
    国家医疗体制要“与国际接轨”;
    中医科学化要“与国际接轨”;
    技术标准制定要“与国际接轨”;
    ……
    中国千万年以来所建立的生态文明在十九世纪以后就像人类现在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一样被西方物质文明几乎破坏殆尽,文明差异导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使得中华民族从此走向了向西方看齐的现代化,于是“与国际接轨”就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标准,而中国人(尤其是那些知识精英们)也就从此集体无意识地生活在了“与国际接轨”的心理阴影之中。
    西方社会先是通过强大的物质文明对东方社会强制性地推行文化殖民,而后东方社会为了生存也就自发地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主动地接受了来自西方社会的文化殖民。中国在各个领域主动去“与国际接轨”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西方文化殖民的承认,它把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华民族沦为一种被西方文化殖民的对象,而且是集体无意识地接受。因此,“与国际接轨”标志着一个文化大国的沦丧,这也是一个文化大国的自我贬低。
    毋庸置疑,如今主导世界的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及其衍生出来的资本主义文明。只要中国还处在被动地“与国际接轨”的状态,那么我们永远不会实现对西方的超越,只能做跟在西方屁股后面奔命的学生。然而,这种集体无意识地自我改造也是一个民族丧失理智的表现,一个智慧的民族需要有批判性地反思和前瞻的智慧,需要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行动不断地做出反思和批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生存。当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当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气候变化暖的引爆点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这已经预示着人类要么走向一起灭亡,要么一起进行文明转型,走向一个不再持续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生态文明。这个生态文明注定要从东方社会开始,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核,它天然地是一个生态的文化,而中国在神州这块土地上静静地文明地生活了五千年就是铁的明证。
    集体无意识地“与国际接轨”让我们忘记了中国对整个人类所肩负的开创新文化新文明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去推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变革,使其走向一个更加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和更加适合人类可持续性生存的文明。我们已经集体性地忘记了中国有着近于五千年的连续的文明史,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生存智慧。我们有义务在中国无数先人所创造出来的生存智慧的基础上去推动或领导整个人类实现文明转型。
    我们已经处在这个人类文明转型的十字路口,我们必须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被改造状态转向一个自主的创造状态。这个转变首先应该从文化开始,也就是从中国学者的心理开始。我们的学者必须改变“与国际接轨”的心理自卑状态,一方面要大力发掘和宣扬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生存智慧,一方面要批判西方理性主义文化难以克服的缺陷和文明弊端。在这同时,还要批判那些学舌西方的鹦鹉对中国民族健康的文化心理的毒化,避免其进一步强化中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继而使得中国人永远处在去“与国际接轨”的状态。
    中国不能继续无意识地去跟随西方文化及其文明的走向,继而与西方社会一起掉进自毁的陷阱。人类的可持续性生存需要中国去领导世界实现文化和文明的转型,而不是去“与国际接轨”,继续强化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统治地位,继续去推动导致人类走向畜化和自毁的西方文明。
    中国需要创造一个新国际,继而带领人类走向一个可持续性生存的新文明,这是中国的智者以及中华民族所应肩负的世界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