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黄金的汇率风险


清议:增持黄金的汇率风险

 

周末举行的IMF执行理事会决定批准出售其目前黄金持有量的八分之一,以此筹资来提高对贫穷国家的贷款。按照此前的一项声明,IMF有意在未来5年内将目前3217吨黄金储备削减至1200吨。

 

早在今年3月31日一篇题为“IMF出售黄金中国该买吗”的文章当中,我便对中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提出警告。大致的观点是:鉴于国际货币体系已彻底脱离黄金,鉴于黄金在数量上早已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鉴于金价上涨只对西方发达国家有利,对中国不利,所以,中国央行必须打消购买IMF黄金的念头。

 

如今,我依然坚持反对中国央行增持黄金的观点。只是需要增加一条反对的理由。这一理由就是汇率风险。

 

我曾在一篇看淡国内民间黄金投资热的文章中指出,过去六年,虽然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但由于人民币升值的缘故,与六年前相比,投资黄金的收益率是微不足道的。

 

稍加思索,那种认为黄金价格将伴随美元长期贬值的趋势而长期上涨的观点,忽视了同样与美元存在比价关系的人民币有长期升值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在这两个趋势的合力作用下,国内黄金投资者很难透过长期持有黄金获得收益:美元升值导致黄金的美元价格上涨,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则导致黄金的人民币价格下降。

 

太多人低估了人民币的升值前景。不过,当现年77岁的藤井峪久二再度出任日本财政大臣便立即抛出主张日元升值的新理念之后,多多少少让人们重新看到了亚洲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的前景。

 

我认为藤井峪久二的判断是正确的。既然日元贬值的功用只是表现在刺激出口,既然在金融危机之后由于美国难以继续扮演世界流动性的主要输出国角色,因此,指望透过恢复出口增长的途径来振兴日本经济的想法,是过时的和极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意识到日元贬值并不能透过扩大出口来让日本受益,而日元贬值本身实际上是在稀释日本的购买力,那么,用日元升值的政策来取代日元贬值的政策,就是更加必要的。

 

同样地,中国也很难指望增加出口来恢复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使得人民币贬值的政策正在成为中国财富加快对外流失的帮凶。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比如私人汽车的数量每隔3.5年便翻一番,中国对进口尤其是对基本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将长期化地快速增长下去。于是,既然本币升值对进口有利,那么,在出口无法成就经济增长加速的情况下,将人民币贬值政策调整为升值政策,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就亚洲货币对美元升值的潜力来看,中国央行万万不可购买IMF黄金。今天不可以,今后5年仍然不可以。至于5年以后的情况,我的初步判断是,随着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的黄金地位将进一步弱化,中国央行更加不可以增持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