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始于2003年前后,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换车周期一般为5~6年。随着第一批车老化和第一批车主经济实力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换车行列。为了解消费者对换车的需求,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推出“您换车了吗?”的网络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430份。
喜新厌旧 九成以上消费者近期有换车计划
在参与此次调查的被访者中,96.3%为有车族,其中拥有紧凑型车的被访者占了三成以上,其次为小型车和中型车。
在对“近期消费者是否有换车计划”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消费者的换车意向高度一致,高达92.4%的被访者表示有换车计划。其中,表示在“半年之内”换车的被访者占了42.2%,“一年之内”打算换车的占了29.9%,“两年之内”有换车意向的占了20.3%。
值得关注的是,在参与此次调查的被访者中,“已经换车”的被访者并不多,仅占1.4%。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汽车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汽车厂商更是不遗余力地推陈出新,加之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机件性能下降、养护成本提高等等,诸多因素都会促使消费者更新在用车辆。
新华信调查显示,“喜新厌旧”、“出行需求”、“经济实力增强”是促使被访者换车的三大主要因素。
近年来,新车投放速度越来越快,让消费者挑花了眼,助长了消费者“追新”的心理。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年上市新车数量将创历年之最,新车加改款车共计约有200余款新车上市,这使消费者在换车时面临更多的选择。市场产品的丰富,一方面对于繁荣市场、深化竞争、提高服务水平有好处,另一方面让本就不甚成熟的消费者购车更加“费心”,“追新”的心理超过了对于品牌的忠诚度。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形势严峻,尽管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以期拉动内需。但由于经济形势仍不甚明朗,还是打击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以致他们在进行大宗消费时选择持币观望。
在“近期不打算换车”的被访者中,大多数消费者认为“经济形势不明朗,需要节省开支”,因此暂不换车。另外,“政策优惠不够”、“没有喜欢的车型”等也致使这部分消费者暂时不打算换车。
换车最佳周期为“5~6年” 提高座驾档次是主流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换车周期应该是5~6年。那么,我国消费者认为换车的最佳周期是几年呢?新华信调查结果显示,48.7%的被访者也认为是“5~6年”,这跟发达国家的换车规律一致。
一方面,随着换车人群的增多,在卖旧买新的过程中,消费者也开始考虑旧车的保值率等问题。从旧车交易市场中的实际情况来看,使用5年左右的车型较多,主要是因为5年左右的车比较新,一般情况下车况相对好,进入二手车市场价格也较高。
另一方面,从全国市场情况来看,换车周期也与当地经济水平和汽车消费水平有关。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换车周期普遍较短,目前一般在5年左右。有统计显示,从全国范围看,目前轿车的平均更换周期在7.4年。
关于何时换车为佳,业内专家建议,换车的周期不宜太短或太长,如果决定换车的话,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5年左右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换车周期。
消费者的换车方向一般是怎样的呢?新华信调查发现,“档次提高”是绝大部分消费者在换车时对车型选择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显示,57.9%的被访者要换“更高档次的车型”,如微型换小型、小型换紧凑型等依次类推。同时,“不同类型的车互换”也成为26.7%的被访者制定的换车目标。
据市场研究人员分析,“换车需求”在每个细分市场情况有所不同。目前,购买A00级车的消费者90%以上是第一次购车,买A0级车的消费者大概有10%左右是换车的,而A级车消费者中的换车比例提升至20%左右,B级车这个比例为25%,高端豪华车的比例则高达50%以上。专家预计,未来各细分市场的换车人群还会延续这样的比例,即逐级递增。
品牌忠诚度遭遇危机 两成消费者铁心要换品牌
消费者换车时,是否会考虑再次购买相同品牌的车型呢?大多数被访者在这个问题“不确定”,表示“肯定会”的只有4.9%,而表示“肯定不会”的却高达20.0%。国内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远远低于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如此之低呢?首先,由于发展历程较短,国内消费者缺乏对汽车品牌内涵的认知。目前正处于国内乘用车市场主导地位的国外汽车品牌,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但出于文化背景间的差异以及品牌内涵宣传的不尽人意,导致消费者只认其表不识其理。而国内自主汽车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品牌尚显稚嫩,要打造出高度的知名度及美誉度,形成与国外知名品牌比肩之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次,在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汽车品牌众多,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时刻都在换着花样吸引消费者,太多质量相当、价格相近、性能不分上下的品牌车型搞得消费者左右为难、举棋不定。
第三,由于价格仍是商家促销的主要手段,因此近几年来的中国车市每年都会有两到三次的大规模降价,动辄一两万、少则也有数千元,刚买了几天还没过足瘾,车价就直线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消费者对所购品牌产生心理障碍。
第四,售后服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忠诚度高低,特别是尚未成熟,还存在不少硬伤的我国市场,交车、保养、维修、保险等各个环节都容易出现问题,在出现问题后,一些厂商、经销商往往选择回避的态度,而不是通过召回等实质性的措施为消费者解决问题,因而一旦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遭遇障碍,很自然地也就对这个品牌的汽车产生抵触心理。
多种方式可处理旧车 二手车经纪公司悄然兴起
在消费者进行换车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对原有车辆的处理。那么,消费者一般是如何处理手中的旧车的呢?新华信调查结果显示,“转让给亲朋好友”、“继续使用”、“出售给二手车经纪公司”、“4S店旧车置换”成为被访者处理旧车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4S店销售模式的蓬勃发展,为促进新车销售,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旧车置换业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有近1/4(18.2%)的被访者会选择到4S店进行旧车置换。而由于4S店旧车置换过程不够透明与规范,并且对置换车辆在品牌方面的要求较为严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旧车置换业务的快速发展。
而值得关注的是,二手车经纪公司开始与4S店抢市场。据统计,仅仅在几年前,北京的二手车经纪公司只有250家左右,二手车业务相对比较单一,而随着二手车市场的逐步活跃,二手车经纪公司数量呈现几何式增长,截至目前,北京二手车经纪公司已经超过700家,远远高于交易量的增长。
另外,我国政府近期实行的“以旧换新”政策,普遍遭换车族冷遇,上述调查结果中仅有4.8%的被访者选择以此方式换车。这跟该项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补贴偏低等有很大关系。
结论
新华信通过以上调查发现,消费者的换车需求日趋旺盛,大有一朝爆发之势。而换车族所表现出的品牌忠诚度过低,将会导致汽车企业用户的大量流失。因此,新华信建议,换车消费者的绝对数量之多应该引起汽车厂家的重视,车企应该从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面研究消费者的换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