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脆脆”之后再现“壁炉门”
房子到底怎么了?
日前,在搜房网的纳帕溪谷业主论坛的一篇题为“纳帕溪谷5岁女童在家被砸致死妈妈博客文章表达悲痛心情”的帖子一经推出,立刻引起网友极大关注,一天内帖子点击21127次,截止目前,该帖子点击量已达36645次,回复达133个。“壁炉门”也成为继“楼脆脆”之后又一备受关注的“网络名词”。
早在5月17日上午,在昌平区纳帕溪谷小区的一幢小型独栋别墅内,业主龚先生5岁半的女儿被屋内突然坍塌的壁炉大理石击中后脑致死。而令人震惊的是,网友爆料称砸中小女孩的壁炉竟然全部是以胶水固定在墙壁上的,壁炉大理石构件和墙体之间没有任何金属部件加固。
搜房网的关于“壁炉门”的专题一上线也得到了大量网友的关注,毛大庆、蔡鸿岩、张仁天、邓超明以及龚正强等知名博友也纷纷发表博文关注此事。
意外发生距今已3个月,为何直至今日才被外界关注?上海“楼脆脆”的喧嚣尚未散去,如今又出了如此惨痛的“壁炉门”,我们不禁要问,房子到底怎么了?
为此,搜房网邀请各位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来给我们全方位地解读“壁炉门”事件。 搜房网专题>>
时间:2009年8月25日15:30
地点:搜房直播间
嘉宾:贾海峰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
王 晔 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 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郁闷昊 搜房网资深网友
“楼脆脆”之后再现“壁炉门” 日前,在搜房网的纳帕溪谷业主论坛的一篇题为“纳帕溪谷5岁女童在家被砸致死妈妈博客文章表达悲痛心情”的帖子一经推出,立刻引起网友极大关注,一天内帖子点击21127次,截止目前,该帖子点击量已达36645次,回复达133个。“壁炉门”也成为继“楼脆脆”之后又一备受关注的“网络名词”。 以下为将对本次论坛进行的图文直播: |
【主持人 李震】首先感谢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走进我们搜房的直播间,首先介绍一下几位嘉宾:北京市金永律师事务所王晔律师、《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贾海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张敏、搜房网网友郁闷昊。 【主持人 李震】日前在搜房网上有一个纳帕溪谷五岁女童在家被壁炉砸死的帖子特别火热,以至于现在网络上又有了一个新名词,“壁炉门”。这个新闻事件发生在5月17日昌平区一座独栋别墅里,今天请各位专家来分析探讨一下这个事件。首先请各位专家谈一谈你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新闻事件之后,有怎样的思考。 【贾海峰】我在网上看到这个帖子之后,首先感到很震惊。壁炉把人砸死,而且是在独栋别墅这样的高档住宅里,我觉得假如这个事情发生在一般老百姓家里,未必处理到今天这个地步。这个事情跟上海的“楼脆脆”不一样,这是室内的问题,远比室外的大的多。对于室内这块,无论自己装修,还是开发商精装修,交房之后都是让业主直接负责。开发商会在一天或者半天之内像赶鸭子上架一样让业主匆忙的验收。毛坯房验收的时候,会量量房高,但是精装修进去之后看到的是个富丽堂皇的家,但是他不知道这个房子壁炉是用胶水粘的,现在开发商根本就没有想过盖的是房子,而不是蔬菜大棚。 【张敏】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上周在上海,当时就想到了“楼脆脆”,我当时第一感觉这是个大新闻,作为新闻媒体应该很好的关注一下。但是另外一方面作为媒体从业者的角度,我自己感觉媒体也有他急功近利和浮躁的一面。作为房地产行业的记者,他所关注的更多是成交量、房价,企业资金面和拿地的火热场面,反而对房屋的质量关注太少。 【主持人 李震】对个体的事件关注比较少。 【张敏】这种事件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现实当中这种问题也很多,很多人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我也接触过这些投诉的东西。但是从我们做新闻的角度来讲,这些远不如开发商拿一块地有价值。所以我就觉得媒体在这方面稍微有一些浮躁,而且这个现象现在不在少数。 【郁闷昊】其实我也算是一个业主,我看到这个消息以后首先为这个小女孩感到惋惜,死在自己家里。同时我又感到庆幸自己买的是毛坯房。第一我觉得发生这个事件肯定是因为装修过程中监理不严格,我自己装修房子时每一步都是我自己做的,甚至一个镜子都是。当时我家有一块一平米大的镜子,本来装修的师傅说要拿胶粘一下,但后来我抱着玻璃去店里打了四个孔,但是要是委托给装修公司让他们用螺丝装上去,否则他就肯定会给粘上去。所以我觉得监理部门有责任。同时,这件事情的发生,后来媒体和互联网上网友的关注对这个事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包括搜房网上也有100多人关注这个事情,大家应该继续把这件事情扩大,最后让很多开发商、监管部门关注到这个事情,然后让整个装修市场更加规范。 【王晔】这个事件,包括上海的“楼脆脆”事件,这些都是在房屋装修或者建造过程当中,因为开发商减少成本等,采用了擦边球的方式做出来的。出现问题的楼房都是在近十到二十年,包括我自己和我朋友购买的房子都有一些问题,比如说窗户掉了,墙裂缝了等等,我也看到了开发商在网上的一些发言,对于责任这块,他也表示在鉴定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想做任何评论。但是我认为房子是人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我们也应当呼吁,无论装修还是建筑在做的时候应多花一点心思,多花一点成本,给业主一个可以生活地方。 【主持人 李震】这个事件有没有可能像上海的“楼脆脆”事件一样引起全国关注? 【张敏】我觉得刚才海峰说到一点,开发商做的过程中跟做家装的企业签订某些协议让他们承包楼盘装修,这里面规范确实有很大的问题。如果缺乏监管的话,那么很多做装修的企业肯定会在他们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偷工减料的现象。我曾经接触过北京非常知名的楼盘,去年年底开盘的时候曾经打出5000块的装修标准,但是后来起了纠纷,业主专门找了评估单位,严格测算后如果能有2000块钱的标准就不错了。既然一个知名开发商做楼盘都存在这种现象,那么作为普通的开发商这种现象更是不会少的。 【张敏】前一段时间我一个朋友买子,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发商,但是没多久就发现隔音效果不好,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事情应该很多人都会感同身受。这个事件能不能像上海“楼脆脆”的事件那样传播?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它涉及到很多业主的切身利益,虽然说我们自己没有出现这种事故,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到。 【主持人 李震】今日搜房展开了专项的调查,很多人都有同感说在入住过程中,多少都有一些问题,但是不一定会有把人砸伤砸死这种事情出现,但还是会让人不满意。想请各位嘉宾来分析一下,这反映了公众怎样的心态,对大多数人来讲并不是很有底? 【王晔】咱们搜房网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有将近87%的人对于自己是否碰到这样的问题都表示不确认,我觉得跟最近的房地产市场施工质量的问题频繁出现有关系。作为业主是没有监督和检查的权利的,包括验收房的时候,也只是表面的。每个业主不知道自己的电线是怎么铺设进去的,也不知道这个电线的质量是否合格,水管是不是有裂缝。他们依靠相关的监理公司或者政府部门,但是现在的工程量比较大或者市场比较大,相关的就像刚才的记者说的,国家派的调查队都是调查的有危害公众安全的项目,但是对于私人的住宅,他们现在即便有心也没有能力去调查。 【主持人 李震】因为量太大了。 【王晔】无论哪一个机构,他没有这么多人力做这样的事情。我们所有精装房的业主装修是在不知名的情况下装修的,交房之后两年以后,一年以后保修时间过去了,但是房子一般要住五十年,七十年的,这样的事故大量发生会导致公信力下降。 【郁闷昊】其实老百姓一方面渴望有自己的家,在没有房子的时候想买房子。无论买房之前,还是拿到房之后,对自己买下的房子多少心里有一些质疑在里面,我觉得这个事情死了人所以才被关注,据我所知在在北五环的富力桃园,他们多户的抽油烟机玻璃直接爆裂,已经出现了多起,如果有人在厨房的话,就有可能被砸伤,或者出现火灾。一般家里抽油烟机坏了,或者门坏了,你只能找物业,但是不能引起普遍的关注,他给你修好了之后,其他的怎么办?难道等到出了事之后这个事情才能扩大吗?我认为这件事情在搜房网的论坛上会一直延续下去,一直被人们关注下去,这个事情到底有什么样的结果,网民会继续关注下去。 【张敏】从网民对这个事件的参与看,网民还是非常关注。我们知道搜房网作为房地产专业网站,在这个网站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一般都是有自己的房子,还有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在这样一个关注的程度上来看,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我感觉很多人非常关心这个事。从这个结果来看,还是有部分网民对这个事不是非常的敏感。因为这个具体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有些网民已经买了质量非常好的房子,他们觉得不会出现这个事,觉得这个事离自己很远,其实剩下的那么一大部分网民对这个事情还是心有余悸的。这个事情这次发生在其他的楼盘里,说不定下回发生在自己楼盘里。下次有可能是吊灯,或者其他的东西,像抽油烟机,毕竟这个事没有发生之前这个楼是好好的,但是发生之后就有可能出现大的问题。 【贾海峰】其实楼倒和砸死人都是一件事,大家都会觉得以后这个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新建筑屡屡出问题,老建筑80、90年代建的房子,市场经济没有这么彻底,当时有些建筑公司没有改制,他们在建筑的时候虽然效率低,但是在用材用料上不至于那么黑,现在每一个环节成本都卡的很死。大部门的改制,还是各地区的重组部门,为什么建筑市场不能再透明化、彻底一些。比如说验收部门这一块,我们毛坯房、精装房怎么验收,我收的时候我不懂,临时上网查一下资料,只能拿着尺子去验收,因为我现在请验收公司非常贵,老百姓不舍得花这个钱,这个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产业,两百三百就可以了。建设部门没有把这个口子放开,在监管部门的改制上,应该越放权越好,尤其跟老百姓相关的这些职能,不是强调你一个部门的利益,而牺牲那么多人的生命,还是验收没有产业化,没有彻底放开这个闸门。有相应的法律关系建立起来之后,这个市场关系就顺了。像北京的房价一万两万的,我相信这里面足以把这个房子建的很坚固了,消费者、建筑方、验收方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郁闷昊】有一个精装修房他怀疑自己的房子装修质量有问题,而且所有业主都怀疑,他们就要求开发商请验收公司来验收,我说你们要做这个验收,要开发商来请人验收,验收结果肯定是偏向开发商这边的,这个应该咱们先自己出钱验收出的确有质量问题,可以要求开发商赔偿我们,赔偿的钱比你请验收公司的钱还多。业主出现这种装修质量问题,他要多想想钱花的值不值。 【主持人 李震】如果你们作为业主遇到这种装修的问题你们会如何解决? 【王晔】如果仅仅是一个装修的问题的话,我会考虑安装一个安全设施屏障,当然这必然会导致室内的不美观,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业主,肯定会自己出费用把这个东西弄好。如果我去申请维权,那么我可能要用一年的时间来维权,但是这个东西一年之后就停在这儿了,也许就没有了进展,所以我就会选择自己把它弄好。 【郁闷昊】一个壁炉从成本上来讲,全大理石的壁炉做下来,几千块几万块都不足为奇,又何必吝啬那几个钉子。像这样200多斤的石头都能随意粘在墙上的话,是不是我们空调、电视都可以粘贴在墙上了。所以我觉得只要涉及到有危险的东西,都应该谨慎,已经花了这么多钱做装修,何必吝啬几个钉子。 【张敏】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用照相机拍下来,留个证据。今天他壁炉有问题,那么其他的地方,比如电视、抽油烟机都可能出问题,毕竟开发商是很强势的,如果你有证据对你今后的维权是很有帮助的。具体最后怎么样解决,谁花钱修这个壁炉,其实我觉得刚才两位说的都没错,不在乎那么一点钱再装个钉子,修好壁炉。有些时候我们必须跟开发商据理力争,这个据理力争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贾海峰】刚才说到看到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你就算发现了,跟开发商交涉,开发商也会把你推回来,告诉你没问题用着吧,这个房子一旦交给物业的时候,开发商就开始逃脱责任。要是你自己花钱去换的话,就会觉得很憋屈。首先是材料和施工技术匹配的问题,尤其是豪华装修里面,追求的石料是天然的大理石,比人造大理石要重很多倍。第二个施工的时候有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你用胶水粘,你这个涂抹度有没有做测验,这些东西都是不可测的,现在在装修这一环节,装修行业竞争非常厉害,为了节省成本,都会向下游蔓延,装修品质没法估量。 【主持人 李震】下面我们有请新加入的搜房网友蜜蜡来谈一下对此事的看法。 【蜜蜡】这个事情我也看到了,首先第一点是物业和开发商这方面做的不好,无论怎么样,开发商都应该第一时间向业主道歉,我买房子买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这个产品出了问题,大理石掉下来肯定不是业主施工当中的问题,比如说漏水可能业主自己使用不当,也可能是材料问题,这个大家可以商榷,像这种问题就是很严重,是件太可怕的事情。第一时间开发商应该向业主道歉,第一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不管最后责任是谁,作为强势的一方应该有一个姿态出来为业主解决问题。第二现在所说的施工规范不规范,或者是说施工当中使用了什么材料,出了问题是谁的责任,这都不是业主考虑的范围,因为我觉得开发商在盖房子的时候也有监理,出了问题就是监理的问题。比如说符合不符合施工规范,我问过我们的地产商,大理石挂在墙上的话,出了问题就应该算施工不规范。 【蜜蜡】我觉得室内和室外的施工规范都应该是一样的,而且室内应该比室外更安全才对。我觉得第一条开发商要去赔偿业主,然后再跟施工方解决。我愿意去居然之家买装修材料,出问题可以打电话,因为我买的是一种服务、享受。开发商可以强势,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人命关天,不应该是这种做法。 【蜜蜡】我们这个项目虽然是精装,但也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小区也出现了漏水,比如我们家里面管子之间连接的地方出现了两次漏水,出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去找到物业,物业服务也不错,物业帮助业主跟开发商协商,开发商会给业主一些补偿,我觉得物业公司不应该推托说这个事是归开发商来解决的。这个事件地产和开发商做的太不够了。 【主持人 李震】我们把整个事情上升到新闻事件的高度,有一个特点需要大家注意,事件发生在5月17号,过了三个月才逐渐走入媒体和公众的视野。也有一些观点认为,由此能看出来社会监督机制实施起来其实是比较艰难的。请在座的嘉宾谈谈自己的看法,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事件延误了三个多月才被人们关注起来。 【王晔】我是这样考虑的,第一,这个事件首先从网上一个小帖子逐步蔓延开来。就这个事件本身来说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开发商装修的房子质量出现问题了,壁炉掉下来砸到小女孩导致死亡。对于精装房出现质量问题,已经见怪不怪了。 【郁闷昊】我认为,住在别墅里面的人相对是比较低调的,即使出现这种事情,也并不想张扬。网上出现的帖子,不见得是当事人本人发的,很可能是邻居,或者其他人。但由于网上骂开发商的太多,这条帖子可能很快被淹没。但后来可以证明这件事情是真的时候,才逐渐被媒体和网友关注起来。 【张敏】现在信息传播的方式,很多事情都是从网络上开始传播的,对信息开放来讲是有很大的好处,但其实很多方面,网络的传播还是受到一些限制。虽然说中间从事发到事后消息公开隔了三个月,这个事件应该很早被传播到网上了,可能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开发商做了一些危机公关,于是就被压制下去了。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我之前接触过一件类似的纠纷当中,也涉及到建筑的质量,纠纷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到今年4、5月份才开始被大家所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业主、开发商经过了长期的斗争,业主最开始的想法一半是先找开发商谈,但通常情况下两方面是谈不拢的,开发商在这件事情处理当中肯定占优势。开发商用很多方式把这些业主进行分化,比如说我对网站进行公关,或者给业主施一些小恩小惠,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件事情的传播。业主作为弱势一方,缺乏舆论的支持,会非常吃亏,所以在这些事情处理过程当中,通常来讲还是以和解告终,这种结果会比较多,因为很少业主能够战胜开发商,即使在诉讼当中,业很难获胜。 【张敏】其实我接触多很多业主,也有一些业主很有背景很有钱,但是最后在打官司的过程当中,成本非常高并且非常漫长,一半业主是耗不起的。经常业主选择妥协,没有了最初的那种很强硬的态度。这个事从开始到最后为大家所熟知中间有三个月的时间,其实这个之间应该是经过了一番斗争的。 【贾海峰】刚才我研究张敏说的,我认为应该把房屋质量安全问题列入到公共范畴之内,尤其出了的人命之后,我们应该找建设部门,公安部门。为什么它没有产生影响力,是因为目前没有向公共部门申诉的渠道。我们这样的问责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房屋一直出现问题,我们一直很无奈的原因,还是监管体制改革的问题。有钱的业主多斗一段时间,没钱的业主少斗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会被摆平的。 【蜜蜡】这么长时间大家才被人所知,第一可能家里出了这种事,要处理孩子的善后,这些事情处理起来可能就要个把月,包括孩子的父母,老人,好在他的父母有两个孩子,家里面第一时间想不到去维权,只不过先把家人安抚了。第二步才会想到跟开发商谈这些问题,在跟开发商交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业主才会被激怒,这件事情才会闹出来。这个事情在网上,或者在一些报纸上,如果出现了以后,就像他们几个说的我很赞同,开发商肯定会做危机公关,抑制负面新闻的出现。直到业主不断的跟贴,把事情到各个地方贴出来以后,才会逐渐被更多人关注。这个事情出在北京,如果不是出在北京的话,出在二三线的城市,我想像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不计其数的。这个事情到现在给我的感觉,我觉得挺悲观的,即便网上大家都知道了。开发商才强势,业主维权的成本太高,最后的结果依然会以和解告终。开发商就或多或少给予赔偿,仅此而已,业主得到这些钱,几十万块钱对买别墅的人没有任何意义。 【主持人 李震】我昨天也看到搜房网一个博友提出一个观点,像这种事情应该“严打”,他指出,凡是职业素养有问题的开发商、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都应该被驱逐出来。如果三鹿做了问题奶粉,这种开发商就应该像三鹿一样,被驱逐出来。在座的各位嘉宾对这个观点认同吗?这个观点俱不俱备实际意义? 【王晔】在这个行业里把这些建筑商、开发商驱逐出来,现在大部分的开发商,开发商拿下一个项目之后他不会自己盖的,他可能会分包出去,分包公司拿到这个项目,会再找一家公司分包出去,最后可能就是几个人来分包一块。监理应该监督整个工程的一个部门,从这里面发挥机制,如果我要审查你的质量合不合格,你用人的水平是不是符合国家标准,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不是按照我们相关质量标准来做的,现在所有硬性的标准是符合刚盖出来的房子,可以让我们老百姓安心住进去的。 【王晔】没有监督就会自然慢慢的造成下面这些人的散漫行为,包括我们当时所做的,你刚才提到的奶粉问题,这些奶粉在最初的质量非常好,最后出现了免检产品,最后导致奶粉问题出现。对于工程也是一样,只有时刻的监督和检查它的质量才会上去,可能我现在的资质很好,审查会上去,但是一年两年之后呢?出现了这个事情,从上到下都要承担责任。你要查责任,责任在谁?是不是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有责任,是质量不合格,还是监督不到位,但是现在商品房很多有问题,整个问题查下来要费很大的力气。 【郁闷昊】咱们谈到从奶粉的事件再到房子的事件,奶粉出事的时候,很多家长告诉孩子不要乱吃东西,在家老实待着,但是现在在家待着还有危险。我们知道牛奶出了问题,它的产业链比较短,但是三鹿奶粉当时也推卸责任推给供奶商,供奶商推卸给奶农,就差奶牛没有被追究了,但是奶粉事件最后还是解决了。如果壁炉这个事情重视起来的话,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开发商,就应该吊销他的资质,或者不允许相关的从业,当时国家查处了几十家奶粉企业,为什么现在不能去查开发商,这件事情也涉及到人命了呀,如果是我们相关机构能够重视这个事情,并且愿意从头抓到尾理清的话,这个事情可以解决的。 【张敏】我个人认为这不失为有效的解决方式,通过行政的力量干涉到事情当中,但是并没有触及到这个问题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有两点,一方面是我们作为消费者、业主维权成本非常高。第二方面是我们监管机制还是不到位,监管机制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这样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就注定了作为消费者很难在这种纠纷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补偿,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的话,用行政的力量强行干预,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反而会治表不治本。 【贾海峰】我觉得还是犯错误的成本太低了。无论对建筑企业,还是开发商来说,应该有一个准入机制,有一本诚信帐,我知道建筑企业和监理企业都有资质的,如果增加他们这种犯错成本的话,他们就不会这么做。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装修企业都是开发商给挤压成本而造成的,如果这个资质管理加入建筑安全因素在里面,可以有效提高安全质量。 【蜜蜡】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体制的问题,因为开发商成立一个开发公司太简单了,不需要有施工队,只要一个帐面资产就可以了。我认为开发商成立一个开发公司的门槛不能太低,比如说只有建筑公司有这个能力,你在市场里面有多少年的经验,才能做建筑开发。因为它关注到生命安全的行业,它的门槛不能太低了。另外,现在的建筑工人就是从农村来了,直接上建筑工地干活,现在没有产业工人,只有农民工,农民工的概念就是我今天有活干,我就干,能捞一点就捞一点,还有像一些小的包工头,这些人市场好的时候干装修,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回家种地去了,所以他没有责任感。 【主持人 李震】近期有一个搜房热心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指出,这个事件很可能把开发商树成全民公敌,想请各位嘉宾谈谈,你怎么看这个网友的观点? 【贾海峰】这估计又说到老问题了,目前还是中国开发商的预售体制问题,我记得08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河南的,他就非常激动的领着我们去看项目,联合了几十名政协委员出了提案,说开发商社会负担重,现在很多人为开发商伸冤,说开发商不是最坏的,而是所有的机制推向了开发商。 【张敏】我也接触过一些案例,也对相关部门有过一些接触,我基本上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互相推卸,这个不归我们管,那个部门管,你去问,我再去问。要么就是那个部门管,不是我们管,后来就找不到责任人了。像他这种行为没有东西去约束的,这是不合理的。 【郁闷昊】我想这问题类似于一个饭馆,我饭馆厨房的肉丢了,首先要看看厨师是不是胖了。开发商开着名车游山玩水的时候,老百姓就会和房子联系起来,这样联系起来以后,老百姓和网友没有办法不责怪开发商,老百姓会认为我壁炉上面少的那颗钉子就是你开发商老板开跑车的一升汽油。至于相关的其他部门,老百姓会认为是开发商的推脱。所有的东西归结起来还是开发商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蜜蜡】中国经济起飞的阶段,大家非常浮躁,无论从政府到老百姓个人,都很浮躁,比如说GDP硬性指标,是房地产是支柱性行业。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人家有人家的前瞻性,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也看不到,做这种决策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在GDP增长和民生之间到底怎么找这个平衡。 【王晔】关于责任是不是应该开发商承担,厨房丢了肉谁肥了?最后最赚钱的,得到利益最大化的是谁?是开发商。从咱们商品房销售,国家一开始先实行预售合同范本,呼吁我们老百姓保护自己的权利,最后要求先验房后交钥匙,政策推出来之后要求开发商强制执行。比如说我自己买房子,我自己把预售合同看了三个小时,我把所有的霸王条款标出来了很多,但是开发商最后就说了一句话,要不然这个房子你不买的。我觉得政府力度是不是可以更大一些,房子毕竟不像车子一样,可买可不买。因为最终是要住在开发商盖的房子里,政府在维护安定和谐之前,首先要让老百姓有住的地方。 【主持人 李震】各位开发商都谈了自己的观点,请各位观点给我们搜房这些网友,这些业主和准业主支支招,比如说你遇到家里的装修,或者建筑过程中有问题,应该怎么维权? 【贾海峰】先拍照保留证据,再找开发商,向建设部门投诉,看事情的进展,找媒体,找自己的渠道去宣传一下。 【张敏】事实证明找建设部门投诉不是太靠谱,他们要回答你,这个周期非常长,有的时候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了,因为你毕竟作为一个弱者,把这个事情的影响扩大化,可以找媒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扩大化,或者这样一种舆论的支持,这样你的力量就会壮大一些,但是拍照还是有用的,作为一个证据。 【郁闷昊】咱们业主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还有我看的比较成功的维权基本都是很多业主集体维权,富力桃园小区停车位的问题集体维权还是有点效果的,现在他们的业主集中起来追讨契税,开发商还在逃避,但是只要团结起来利用法律手段还是有成功几率比较大的。如果你不能利用网络、利用媒体的资源,开发商的问题并不是非常大,但是在小区里具有普遍性,那么通过集体维权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法。 【蜜蜡】我认为集体维权存在一个成本太高,有可能分崩离析,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我们小区有过这种失败的经历。好比说买房子,有些人不着急住的,我一年两年再维权,但是有些可能我下个月就要结婚的,撑到结果他们就把房给收了,有些人就坚持。坚持下来的人,最后也得不到什么,收房的人就会说,幸好当初没跟他们闹。 【蜜蜡】在维权方面,我还是倾向个案,留证据肯定是必要的。我有一个邻居他的妈妈做的非常好,他是因为楼上卫生间弯道漏水,开始修的时候修他家,没有修好。但是楼下的业主就非常有心,每一次报修,每一次签字,她一共找了物业46次,谁来的,怎么处理得情况,他最后拉了一个单子,把这个东西留在东西,他怎么去楼上跟业主协商的,最后是忍无可忍了找开发商,如果你再不给我维修的话,咱们最后就到法庭上见了。后来开发商那边做了一些工作,把这个事情平息了。像我们小区漏水不是一家两家,如果大家联合起来,我们一块如何如何,这个事情可能就肯定解决不了。一个业主撤诉了,因为是一个案子,所有的都得来一遍,中间又有谁走了,反复做的工作都是在上诉阶段,没有到法律层面。 【张敏】开发商很善于分化业主,有些开发商确实有过开发商用过软硬兼施的手段,又是黑道又是白道的就分化了,本来看起来很牢固的维权团体,甚至是核心团体都有可能被分化,一直到最后,就剩下一家,或者只剩两家这种现象很多,然后剩下的就看着,你要是打赢了我们就打,要是打输了我们就不打了。这样的情况开发商就非常高兴,搞定一家当然很容易。 【蜜蜡】装修质量问题,如果大家一起去打这个官司一打肯定赢,但是很多人就说就算了,最后坚持下来的又能怎样,别人看着赢了也就是那样,包括我自己也有这种心里,最后这个官司打赢了,也就是赔了一年物业费。维权成本太高了,其他的就不要谈了。 【王晔】首先是这样,购房的时候时候有一些宣传材料,包括他的资质证明,相关的复印件该保留的时候还是要保留的,合同的内容资质证明要仔细看,如果没有影响到权益可以买,如果影响到大的权利的问题我建议你不要买这个房子。 【王晔】开发商给我们任何承诺要落实到书面上,这是其一。其二政府给我们一些帮助,因为房子是隐蔽工程,我们看到都是表面的,但是里面的都是看不到的,他在盖房的过程当中监理单位,相关的单位看到的,大部分的工程不允许业主进去,业主真的进去发生了事故之后怎么办?因为施工现场是很危险的,所以还需要政府在工程建设的时候要进行把关。还有在事故发生后要注意保留证据,比如说收房先拍照,比如说我们拿本案事件来说,他在刚收房的时候,什么事情动没有发生,但是我们一进来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都拍下来了,但是过了一年所有的东西都变样了,事故发生了以后应该第一件事情先报警,由警察来看现场,第二个事故发生之后相关的采证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跟物业、开发商沟通。像这个案子应该先跟开发商联系一下处理。 【王晔】当这个壁炉掉下来的时候,三岁的弟弟看到他姐姐被砸死,他的心灵肯定要受到打击,所以这方面的证据也要收集,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大家无论签合同,还是发生事故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些。 【主持人 李震】今天的论坛到这里,感谢嘉宾今天精彩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