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 21:56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梁文艳报道
“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压力很大,许多跨国公司、大企业经营都比较困难,我和多数同学都想继续再深造学习,那样可以缓解一下就业压力大,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文化层次。”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王同学乐观地告诉记者。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经济危机引发的“就业荒”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解决大学生就业已不单纯是个就业问题,它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此,他提出了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几项建议。
他提到,可以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缓解就业压力。对于政府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大对高等教育和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再投资的财政支持力度,还可以使各学历层次的人都有机会接受再教育。对于一些有知识的年轻人,他建议应该引导和鼓励他们向基层就业。他举例说,现有64万个村委会,如果每个村委会设置1个工作助理岗位由大学生担任,就可以形成64万个工作岗位;;现有3.5万个乡镇政府,6.3万个街道办事处,每处设置2个工作助理岗位由大学生担任,就可以形成20万个左右的新工作岗位;现有9.4万个中等教育机构,39.6万个初等教育机构,如果每2个教育机构配置1名大学生担任辅导员,就可以形成25万个新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