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欢乐谷主题乐园,号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现代主题乐园;很巧,这个项目就在我家附近。也很巧,我的两套房子都碰上了好项目:我买第一套房子后不久,附近就建了上海的第二座火车站,也是亚洲唯一的圆形火车站——上海南站;买第二套房子的时候,周围连公交车都没有,可现在,附近除了这儿说的欢乐谷主题乐园外,在建的还有亚洲最大的植物园—辰山植物园,江南少有的古迹主题园—广富林遗址公园,和上海唯一的山体公园—东西佘山公园。这让我对手中物业的升值充满信心的同时,也对这些可能拉升人气、乐气和财气的项目倍感关注,充满期待。但是,这些年,由于我看到或是听到了太多说得好听的事情,我已经不像前些年那么冲动了;年龄和阅历,让我沉稳也让我矜持,凡事我要等等看看,看准了,值,我才会去。早就听说上海欢乐谷在卖388元一张的年卡了,可我没有被这不贵的价格所诱惑,我心说:里面真的像网络模拟片里展示的那么好看、好玩、好吃、好乐吗?
昨天,一个中国人十分看好的日子,8月6日,又发又顺的日子,千呼万唤的欢乐谷终于试开园了。我们这个以无神论为指导思想,因而特别讲究唯物主义的国家,也不知怎么,提倡了半个多世纪的唯物主义,却难以挡住上上下下各色人等的唯心主义观念。官方鼎力支持并精心打造的北京奥运会,不就选择了08年8月8号,这个三发连环的所谓大吉大利的日子吗?难怪会有上行下效的效应显现呢,也难怪欢乐谷要选择八六日子开园呢?其实,选什么日子做事,在我看来和事情本身做的好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硬要靠那黄道吉日,不但不会得到真正的吉利降临,反而可能会因为仓促赶工,或是粗劣完工,结果走向了期望的反面。为什么不能踏踏实实地按着工程本来的进度,认真细致地做完了、做好了,再开门迎客呢?昨天的欢乐谷开园,就由于掐日子、赶进度,导致荒乱开场,导致大批游客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昨晚的上视新闻节目里,说到了上海这个大项目的开张;可是,在短短一分多钟的新闻报导中,我明显能感觉到报导方的不自信。先前在网上看到的介绍中,欢乐谷里的游艺项目非常多,景观也非常多,吃喝玩乐的活动成串成片的,可是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活动项目,却只有两三个,而且每个项目跟前,都是没有尽头的长长的排队游人。至于节目表演和配套吃喝等,则一点儿也没有看到。镜头也明显地不愿意拉开,不愿意让我们看到全景,只推了那两三个游艺项目的近景,好象拉成园子的全景后,会让我们看穿什么似的;即使是那少有的几个近景,我们也能依稀透过前景中的游艺项目,看到后面粗糙的背景,像是正在建设中的样子。如果说昨晚看新闻的时候,我的印象还只是个大概的话,今早我一听上广新闻,就全明白了。果然是昨天的试开园试得太早了,不像是试营业,更像是试参观。
上广新闻给我们说了记者昨天去欢乐谷里看到的情形。园子里只有一少部分的游艺项目建成了,大部分的游艺项目还没有安装好,大批工人正忙碌地建设着。即使这一小部分建好了的游艺项目,也没有都开放;因此,蜂涌而至的买了年卡的游客们,只能堆积在那少数几个开放了的游艺项目,比如“谷木游龙”和“绝顶雄风”等跟前了,为了玩上一个项目,就要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配套吃喝的设施,更是太单调了,只有肯德基在那里一花独放,别无选择的游客们,要花上45分钟时间,才能排到跟前买上一份肯德基,这也许是肯德基店没有想到的意外惊喜吧。即使是这样衣冠不整的开门迎客,那少有的几个接待了游客的游艺项目,也没有能顺利地完成门面上的任务;名为“绝顶雄风”的过山车,撑了没多久就罢工了,管理人员还显得稚嫩,一面向游客说着不知什么时候能修好,一面找了个非常可笑的理由,说是可能是因为游客身上的东西没掏干净,掉在了电机上,导致电机不能正常运转,机器才趴下了。这个理由很可笑,一架游艺场里运转的机器,完全应该想到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游客很有可能在上去的时候,不把袋里的东西掏干净,有些小东西会落下,比如,钥匙之类的,纽扣、别针、发卡之类的随身小东西也难免会在高速奔驰或是转动中落下;如果游艺机连这些东西也怕的话,那还怎么运转呢?如果真是那样,那游艺机的设计本身就存在着缺陷了。可是,欢乐谷又不是在上海才开张的,在其它地方,比如北京、深圳、成都,不是早有了吗?一个成熟的项目,不应该出现这种小东西掉下来,机器就停下来的事件吧?我很明白,这话是欢乐谷还不是很有经验的管理者没理由找再由的解释,他们要把这起机器故障,推到游客身上去;既然是游客身上的东西没掏尽,掉了出来,卡坏了机器,那园方是没有责任的,园方也就不存在仓促开园的问题了,游客排了长队还没有玩上,只能怪自己了,和他们没有关系。这种凡事先想到推卸责任而不是安慰无辜的做法,我们太熟悉了,这是某些人的惯性思维。
当然,我在对园方的这一解释不以为然的同时,也很理解园方的为难:一个大型项目的建设,本身就很难预测到太准的完工时间;再加上今年夏天遭遇了少有的“梅雨伏”天气,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样的天气在家里待着比“烈日伏”舒服,但是,由于连日的阴雨,对露天施工的影响是很大的。那罢工的过山车,很容易让我们想到的是:有些活动项目建是建好了,但还没有来得及调试好。机器出了故障,不是总结自己的问题,而是去挑顾客的不是,在还没有搞清楚机器故障原因的情况下,就猜测是游客的责任,这样的说法未免太草率、太不负责任了吧?园子刚开门,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难免不熟练,在这个时候,更要想方设法地安慰来热情捧场的游客,而不是推卸责任,让顾客扫兴又受气。
有的游客看到那让人疲倦的长队之后,建议园方是不是可以学学迪斯尼乐园高峰时候预约进园的做法;这恐怕不需要游客来提醒园方吧?欢乐谷在其它几个城市的园子,难道没有碰到过开园初期或是节假日里人流滚滚的状况吗?在网络极度发达的今天,面对浩荡的人流,预约进园减少游客的等候时间,以体现对游客的关怀和体谅,这已经不能算是太时尚的服务理念和做法了吧?让我不明白的是,这样简单的网络预约,欢乐谷这个连琐经营的大园子,怎么会想不到呢?
我多次看到一个现象,许多挺好的项目,或游玩的或购物的,不惜血本地广告宣传和前期声势,本已聚集了浓浓的人气,也在项目的开始,引来了滚滚人流;可是,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人气旺了,是机遇也是挑战,有些项目的经营者就是因为没有多考虑自己的接待能力,盲目地想着拉人气,结果是引来了人,也招来了气,导致其后游人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上海欢乐谷应该不是欢乐谷的最后一站吧?作为欢乐谷的邻居,我希望欢乐谷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欢乐体验,而不是游人带着想象中的欢乐进门之后,欢乐就降到了谷底。
海涌时评:欢乐谷里难欢乐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