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和一些同行们聊天的时候,大家都会苦恼于现在的室内设计人才,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不能用,原因反倒不是他们不切实际的薪资要求,而是他们在知识面上实在存在诸多不足,甚至工作好几年的人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有时候大家坐下来聊开了,会去追根这里面的原因,最后得出的结果是,抛开专业角度,他们的经历不够,对不同人和不同生活方式缺乏认识。
设计是一个要求很专也要求很泛的专业,一个设计师必须是个杂家,除了有专业知识,还需要对各行各业都有所了解,更需要对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体会。只有眼界足够开阔,才能在设计时信手拈来,以前我们就谈过,有时候生活方式和生活情景就是最好的灵感来源。整天关在自我的空间中冥思苦想抓破头皮,是现在很多年轻设计师常见的状态,他们缺乏一种阅历的积沉,很多时候只是呆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无法用开阔眼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设计应该是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设计要不断走向成熟,就必须要走出自己的圈子,不断地和外界交流。
前段时间,读到一段历史,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大唐朝,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草原狼的文化和华夏的文明的进行了良好的交融,一个伟大的文明是一个文化输血,文化交流的结果。这与近代美国多民族文化共融有点类似,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的文明和文化进行了碰撞和交流,促使社会快速发展。香港也是一样,作为一个自由港,世界各地的人和商品在这里自由出入,人们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比较高,古的、今的、中的、西的,都可以在这里相安无事地发扬光大。人们不断地吸收和接纳新的东西,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可以看到各国文化融合的产物,而且可以时刻感觉都在变化,每天都在成长。
其实,从高校出来的很多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挺优秀,比如理论上和悟性上。如果能让他们在毕业到工作之间,增加一些游学的历程,将会对他们今后的设计之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可不可以设立一个专门帮助这些对设计非常执着的年轻人的基金呢?让他们从毕业到工作的这段时间,先去外面的世界走走,亲身体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建筑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或者我们的高校,能不能多组织一些交流,特别是针对这些即将要毕业,个人很愿意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我想很多同行朋友们,也可以提供这样的帮助。
被问过很多次对现在年轻的从业者和在读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其实每次过后我都很感慨。感慨之余,很希望能为这个行业做点事情,如果条件成熟,成立这么一个游学基金将会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在高校里成立一个奖学金也行,资助那些对设计非常执着的人出去游学。当然,享受这个基金一定是对设计非常执着品学兼优的学子,而且游学也不是游玩,游学回来后需要交一份类似功课的东西,可以是DV,照片等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最重要的切身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
当然,单凭我自己来成立这么一个助学基金还是有些问题,这几天也在网上粗略地了解了一下,成立基金会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很希望能有志同道和的人加入,大家一起为这个行业多做点事情。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