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涨价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丁允

昨天偶尔看两条新闻,头一条是关于水价上涨的,新闻的评论是,涨价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有利于节约用水;第二条是关于美国人加了中国进口轮胎的关税,称这是美国人为了减缓国内失业矛盾的政策,新闻的评论是,这种行为托了世界贸易的后腿。

两个新闻的结果同样都是商品涨价,新闻评论却如此不同,我不了解为什么搞新闻的同志会那么碰巧的把他们放在一起,但是,在经济学术上看,涨价具体造成的结果,是不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并不难看出来,很多时候仅需要看一下商品的需求弹性,就可以了解了。

水,大家都知道这是必须品,而且目前也并非很低的成本,在必需品而言,这种东西的需求弹性就是相当小的,也就是说,不会因为价格的上涨导致生活用水的大幅度减小。这样,结果于是就非常清晰了,在销售数量基本不变,销售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对于需求弹性较小的物品,生产企业,也就是供水公司的利润可以大幅度提升,而目前的国内的供水公司,垄断的成分非常大。而对于新闻中说的可以节约用水的功效却非常低。既然如此,那么,又怎么样有利于节约用水呢,就算节约了少部分的生活用水,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又是什么关系呢,难道国家发展战略还同生活用水的多寡密切相关,又或者是通过行政垄断获得自然垄断地位的供水公司的利润同国家发展战略有关,宪法说,国家是人民的,那么战略是不是应该透明化一下,别让几个不懂经济的发言人打着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旗,忽悠一群不动经济的人,更别让口头挂着国家发展战略的人和机构,听了供水公司的一面之词,就在新闻媒体上大放厥词了。

国家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科学发展观说得很清楚,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好,这好像同加强供水公司的利润,让人民为了省钱就少用必须的生活用水没有什么关系吧。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些打着国家发展战略旗号的人想要干什么,为什么发表的言论总是同科学发展观相悖。是什么动力让他们可以发明出同科学发展观相悖的发展战略。

反过来看美国人提高关税,在国人的角度看,是不利的,这一点是确定的,但是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提高本国的就业,所以要加关税。再看轮胎的弹性系数,我们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但是,轮胎应该不像水那样对于生活必需吧,所以结果很简单,轮胎的增加关税对我们的轮胎出口企业肯定是不利的,但同时会提高他们国内的轮胎价格,这样的结果肯定会让美国人用更少的轮胎,具体少多少不清楚,但是因为轮胎的弹性系数比生活用水要大得多,所以轮胎用量的比例减少应该比我们说的能够节约的水的比例要大很多。

那么,美国人是不是可以说,他们增加关税是为了让善良的中国人民更少的浪费石油资源,也是为了让美国人学会环保,减少轮胎的需求,让更多的美国人出行坐公车呢。

在数据上说,美国人如果用后面的说法,应该比我们的新闻评论中说的节约用水的说法,具有更多的数据依据,也更加可信,但是他们没有这样说,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他们的国家发展战略,也不是他们国家发展的目的,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国民过得更好一点,现在他们国内的失业率太高了,所以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们会提高轮胎的关税,等他们的失业率降下去以后,他们的消费者会认为关税让轮胎太贵了,最终很可能还会降下来。这些政策的出发点很明确,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国民生活得好一点,虽然在我们看这是损害了我们出口利益的事情,但是在他们的政府和国民而言,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也不需要找什么国家发展战略,节约环保一类的远大或者虚无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