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地缘政治走向


    日本政坛近日有了变化,民主党赢得选举,自民党退为在野。这种情况在二战以后的日本政坛很少出现,因此,日本政治未来的走向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日本与中国的特殊历史关系,日本政坛的这一变化,对于中日关系的走向,也成为中国人的重要观察点。对于当今世界的很多事情,我常从历史变化的角度来理解。了解历史的好处之一是,它能从过去的轨迹,判断今天和未来。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非常久远,古代的中日交往在这里不必多说。中国遭遇鸦片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两国关系,对今天依然有延续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日本眼中,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国。虽然倭寇曾经给中国带来不少麻烦,但是,那时候的日本从来不敢轻视中国。鸦片战争对日本的触动很大:像中国这样一个数千年领先世界的大国,都轻易败给远方的洋人,可见洋人有多厉害。当美国人叩开日本大门的时候,日本开始了向西方文明学习的大转向。他们学到西方的技术,学到了西方一些制度,也学到了很多坏东西,例如,为了自己的富裕、强大而奴役他人。
    地缘政治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核心。当中国对地缘政治依然态度模棱两可的时候,日本为了自己的前途,渐渐把自己的地缘政治战略放到很重要的位置。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日本认识到,自己要发展,必须面对两个重要的大国,一是俄国,二是中国。相对来说,日本觉得中国更容易对付,因为中国还没有醒过来。虽然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又多次吃败仗,但是,日本人很清楚地知道,只要中国醒来,中国将会是日本难以战胜的大国,而且,这个大国就在日本的家门口。可以说,日本地缘政治的首要目标就是中国。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第一个重大的冒险和赌博,甲午战争。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痛定思痛,由社会上层发起了一场洋务运动,它被称为“同治中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现代化进程。虽然美国发生了排华事件,但是,它并没有影响洋务运动的继续发展。清朝的这次现代化进程,引起日本的强烈不安。在日本看来,如果清朝的洋务运动持续深入发展,凭着中国的幅员辽阔、人口优势和中国人的智慧,日本先行一步的明治维新,将很难获得重大成果。因此,日本地缘政治的第一个核心立即清晰起来:阻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日本的现代化铺平道路。小日本处心积虑发动甲午战争,目的就在于此。
    甲午战争对于日本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赌博,用当时日本的话说,它赌的是日本未来一百年的国运。如果日本败了,它将难以在中国面前翻身;如果日本胜了,日本在通向世界大国道路上的第一个巨大障碍就消除了。于是,日本倾全国之力,以最疯狂的赌徒心态,把所有的家底都当成赌注,押在这场战争上。结果对于日本是幸运的,它不仅胜了,而且发了一大笔战争财,成为它现代化进程最重要的原始积累,第一桶金。中国当年的失误在于,对于日本这个地缘政治的核心内容了解甚少,只把洋人当成最大的威胁,却没有在意一个近旁的小国,在洋人思想的灌输下,突然成为了饿狼。面对战争失败,清朝也只以为花点钱就可以息事宁人。这是满清政权不可原谅的重大错误:在不慎败于日本后,依然对日本抱有幻想。此后,日本利用俄国与西方国家纷争不断的机会,又在中国的领土上战胜了俄国,终于实现了它成为世界“大国”的又一个目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国内自身纷争不断,没有形成集中发展现代化的政治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强国无暇顾及中国,蒋介石终于暂时消弭了军阀的纷争,中国在一个相对统一的政权领导下,开始了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两次世界大战中间过渡时期,中国的这次现代化发展,由于积累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进展非常快,成果显著。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绍过,一个名叫吴蕴初的中国民族企业家,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商业道德风范,在短时间内就将日本的“味之素”赶下了独霸中国市场的地位,并发展了中国最早的化工业。类似的情况在当时并非个例,西方国家无暇顾及中国,当时向中国倾销的外国货,以日本货居多。因此,那个时期,有骨气的中国民族企业家提倡“国货”,既有目标,也有一定的底气。中国的这个发展势头,再次引起日本的紧张。
    从那时起,日本的地缘战略已经非常清晰,这就是“田中奏折”的计划:要征服世界先要征服亚洲,要征服亚洲先要征服中国,要征服中国先要征服“满洲”。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引发了中日全面战争。虽然后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是,日本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要早很多年。日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中国还没有完成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中国还没有超过日本的时候,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势头压制下去,将中国的现代化扼杀在摇篮中。因为,日本心里很清楚,一旦中国获得发展的时间,超过日本是必然的,到那时,日本将难以对付中国。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1949年之前,中国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现代化进程,都是被日本阴险地阻断的。日本为了完成这个地缘政治的目标,除了军事行动外,还用心险恶地设计了长期性的文化战略。这个文化战略之一是,日本以“大国”自诩,膨胀自己的“大国”心态;其次就是贬低和丑化中国。在中日古代交往史上,日本从来都不能在中国面前充大国。如今,为了日本今后征服世界野心的实现,首要的文化战略,就是在文化心理上摆脱曾经臣服中国的历史遗传。因此,日本这个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贬低和丑化中国,把中国的历史说的一团漆黑,把中国人说成是落后的种族,以彰显日本民族的优越,其目的都是为日后战胜中国、统治中国做准备。日本很清楚,凭着他的那点人口,即便武力征服了中国,统治和管理中国也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未来的难题,必须打掉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与之可以参照的是,日本为何不丑化韩国、越南、马来人的历史和传统?因为,对于这些民族,日本没有历史造成的心理障碍。唯独对于中国,日本要激发自己的“大国”心态,就必须消除自己面对中国的心理阴影。
    这是日本的一个长期的文化战略计划。虽然丑化中国、贬低中国、污蔑中国的言论中,也有西方国家的声音,但是,毫无疑问,日本在这个领域的用心是最深的。它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人自己诅咒自己,抛弃自己的传统,认定是中国自己的传统害了中国人自己,认定中国人是低人一等的劣等民族。从而让中国人抛弃历史上对待日本的心态,甘心接受中日关系的地位倒转,甘心接受日本带来的“先进文明”,甘心接受日本的统治。日本人的这个文化战略应该说达到了部分目的。一些中国人在日本这一文化战略影响下,也加入到恶毒诅咒中国、谩骂中国的行列中,尽其所能地摧毁中国人的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如果我们看到日本自己还保留了很多源自中国的文化传统的时候,那么,他们丑化中国传统的目的就非常明显了,其恶劣程度连蒙古人、满清都自叹不如(如果他们有知的话)。于是,我们看到,在日本侵华期间,出现了大量投靠日本的汉奸。他们很多都曾经留学日本,对于做汉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日本的地缘政治战略和配套的文化战略最终失败了。它没有意识到,中国的传统具有极大的生命力。依托这一伟大的传统,小日本企图奴化中国根本不可能。这一伟大传统给予中国人难以磨灭的高傲和自尊,即便小日本豢养了一些丑化中国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内奸、文化打手,也难以达成他们的目的。一个蕞尔小国企图征服世界的野心,由于没有真正“大国”所需要的硬实力、软实力的支撑,在国际社会注定要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的地位难以改变,因此,日本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策略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中国以改革开放为标志,快速进入第三次现代化进程后,日本的地缘政治心态开始变得复杂。
    在当今形势下,日本打肿脸充胖子的“大国”心态,面对中国不可阻挡的快速发展,既不愿放下,又不得不放下。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就是它泡沫般的“大国”心态破灭前最后的挣扎。他们眼看难以像前两次那样,用武力强行打断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只好在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台湾、钓鱼岛、俄国石油管线等事情上,给中国制造麻烦。如果不是碍于中美之间难解难分的关系,日本右翼势力恨不得将这些麻烦催生为战争,或者成为中国内乱的导火索。这种心态在日本右翼对待台独的问题上表现得非常充分。然而,由于日本自身经济实力的下降,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日本的这种企图难以真正实现。
    如今,日本自民党下台,民主党执掌日本政权,他们在地缘政治上会发生什么变化?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仅取决于日本,也取决于中国。如果日本的经济形势好转,中国的发展却遭到阻碍或者倒退,日本百年来的地缘政治战略,很可能又会抬头,这个结局与日本由谁执政关系不大。如果中国持续获得发展,内政外交生机勃勃,日本民主党也从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中获得好处,那么,未来的结局很可能是,日本在中国面前放弃虚胖的“大国”心态,老老实实地承认,中国是真正的大国,老老实实的接受必须与中国友好合作的现实。换句话说,中国经过100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将打掉日本被西方文化催生的狂妄,将其打回原形。但是,在这个结局最终出现之前,日本虚胖的“大国”心态出现多次反复,也是完全可能的。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日本,更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能成为什么样。只要中国健康地发展和强大,中日之间大国心态的再次倒转,回到明治维新之前,是必然的结局。这个结局的重要依靠之一,就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果现实中的中国无可置疑地超越日本,那么,历史上日本长期拜中国为师就成为现实的源头,成为连贯的历史轨迹。丑化中国、污蔑中国、贬低中国历史的行列中,将会减少一个最疯狂的角色。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中国人自己端正心态,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如果在日本这个势利小国面前,我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自暴自弃,如何能让小日本心服口服?

 

 

相关文章:

中日地缘政治走向

三岛由纪夫: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狂之一

三岛由纪夫: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狂之二

《南京,南京》——那只令人心碎的手

从福泽谕吉到当今中国

神风特攻队及其报应

汪精卫的后事及下场

汪精卫卖国投降理论要点

辜鸿铭对日本的误判

中国现代化的日本幻想
日本为何拒绝战争赔款?

NHK的严重错误

NHK的严重错误(续)

解决钓鱼岛问题的一个思路

吴蕴初大战日本商品

靖国神社是个什么东西?

谁创造了超级毒品?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倭寇里的中国人

明朝对外开放的成果

清朝海禁与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论的谬误

明治维新告诉我们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为何结束?

当西方人来到中国海岸线

明朝后期的海洋贸易政策

 

壮志难酬孙中山

岳飞近代的离奇遭遇

岳飞是民族英雄吗?

岳飞800年历史评价的变迁

一桧虽死,百桧尚存

澳大利亚能否让中国人不再幻想

矿石间谍与内外大势

欧美将要起诉中国

热脸贴了冷屁股

台湾与中国的大国命运

《潜规则》与丑化中国

《潜规则》的背后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