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接访组化解“信访难题”离不开“钦差大臣微服私访”
当前总是谈稳定,毫无疑问这是千真万确的,国泰民安,这是老百姓向往的幸福生活。但也要探究出现不稳定的原因什么?来自哪里?现在有不少地方提出越级上访是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这样的提法本身是否就是违法的呢?是否是一种压制民主,强迫民意的?
老百姓相信中央政策总是好的,可一到地方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中央派出接访组,直接代表中央,是个好办法。中央政策是好,但是地方政府不执行,这就是天高皇帝远,派了钦差大臣,有给尚方宝剑效果会好多了。
国家司法部门的一些基层组织没有权力去处理当地的一些人、事,很多父母官是无法无天、一手遮天,老百姓是两眼漆黑,有冤无处申!政令不通,欺上满下,袒护违法者,是造成信访的主要原因.打击地方贪官,保证中央政策畅通!!!
目前信访反映几个问题:一、人民群众上访并不是推门就进;二、上访渠道不透明;三、合理要求很难得到快速、合理的处理;四、接访部门往往与地方政府勾结,前段时间在京上访女被辱就是很好的例子,应该建立廉政公署式的快速反应机制,先打掉接访部门中的蛀虫这个问题是一个老问题,领导怕老百姓上访,老百姓认为自己有冤屈一定上访,这是一对不好调和的矛盾,领导认为访有难度,老百姓自己有冤屈无处伸,这个问题多年来上级一直采取的是堵的办法,有些地方官员错误地理解《上访条例》意思就是堵,可是老百姓有冤屈你能堵的住吗?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改堵为输通,小事情在民间调解,同时,有关人员要不断在民间暗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换老百姓一个公道,消除民怨,取消隔阂,问题什么就都解决了。当官的高高在上,只会升堂办案,不注意把问题消灭只萌芽之中,使得问题越来越多。
老百姓信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部门腐败,官商勾结。对于老百姓的信访,采取敷衍,拖延等办法,希望中央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强管理!每个县由中央派遣一人或两人做督导,负责查贪官和违法乱纪的公务员,和接待上访人员,特别是地方官员都是官官相符,中央派遣人员每年一换,防止和官员勾结,这样一来上访就不是很方便了吗如果基层的官员不是为自己的仕途而是多为百姓的利益想想,如果基层的官员多多的作为而不是高高在上,如果基层的官员政绩考核是以百姓的利益为基础.谁还会上访?
作为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上访工作,如果地方政府能够解决群众的疑点难点,能够关心群众的疾苦,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上访的,所以,应该将上访事件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业绩指标之一,问题多的追究其法律责任!而不能采取限制压制和强制的手段,否则只能加剧矛盾的激化。何为非法上访?为什么现在上访事件越来越多?难道都是闹访,难道他们是吃饱撑的难受?这种怪现象还不值得当今各级政府首脑深思吗!
我们期待着公平公正,没有上访事件发生。不要把上访当做问题,应该把导致上访的原因当做问题来彻底解决为上策!全面分析产生上访多的深层次原因:一是老百姓没冤是不会劳民伤财去上访的?二是现在信访部门到底有没有解决上访的问题(指合理诉求?)三是产生越来越多的上访事件是法律、制度不健全还是地方政府不作为或乱作为造成的?
司法机关为什么要掩盖丑闻?司法人员,享国家俸禄、受纳税人供养,本当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却偷鸡摸狗、掩耳盗铃,本该杖(或鞭笞)100,流5000里到新疆罗布泊为楼兰人守墓;司法机关,国徽高悬、国旗飘飘,然明知违法而不追、明知错案而不纠,迁延顾步、左顾右盼,甚至与犯事人员沆瀣一气、上下其手,企图以时间为遮羞布掩盖丑闻,从中扮演极不光彩角色。司法人员及司法机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敢犯古今中外不齿之事,成何体统!司法机关对错案态度暧昧,无疑是不道德的、邪恶的。
事实上老百姓上访多的真正原因是:地方对上级的督办信件采取阴风阳痿的手段,对下对有理上访者不落实政策、不给解决问题,对上回复用哄、瞒、忽悠的把戏,把有理上访歪曲为无理上访!你说造成上访的能不多吗?人民公仆应当为老百姓办事、为老百姓撑腰,可有官员替老百姓说句话真话实话都难!
因此建议中央政府对地方各级执法部门,负责信访的单位部门,应该独立出来,直接由中央领导指挥,并要提前深入民间,了解民间动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做老百姓的朋友,知民所思,得民所想,什么问题就迎人而解了,关键一点,当官的不要当老百姓的爷,要当老百姓的知心朋友。绝大多数上访是合理的,只是基层采取不处理的态度,没事谁愿意去上访啊。那个地方腐败,哪个地方上访人就会多!
说到底,造成今天的上访局面主要是执法部门打击违法犯法的力度不够,徇私枉法,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有太多的人情、太多的关系阻碍了正常执法。如果执法严厉,执法如山,还会有人敢违法吗?还会有人上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