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重庆发展IT业的人才问题
前不久, 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惠普(HP)和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商富士康,日前同时与重庆市政府签署协议。惠普在重庆建设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在重庆建设产业基地。这两个项目的投资规模达到30亿美元,是重庆至今吸引到的最大外商投资。它将给重庆带来3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五万个是电脑专业人士。未来三年,重庆将向世界出口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
今后,如果你购买一台惠普笔记本电脑或苹果iPhone,也许它们就产自重庆。
不过,重庆如果要成为西部资讯科技中心,它首先必须解决IT企业最迫切的人才问题。与成都和西安相比,重庆在IT人才方面远远落后。在两年前,当首次听说重庆要发展IT产业时,有不少人对此抱怀疑态度。首先,重庆在IT产业发展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同样是在西部的成都和西安。成都目前是西部IT产业领头羊。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球最大的电脑、手机、通讯、电子商务的巨头几乎全部在成都落户。如英特尔、微软、诺基亚、惠普、阿里巴巴等都先后在成都资讯科技产业园设厂或研发基地。其次, 在西安高新区的软件园,如今已成为中国西部软件出口外包基地。
相比之下,重庆在IT人才方面从数量到质量都很不够。至今,重庆没有一所专门培养IT人才的大学。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以培养电脑人才出名,代表人物是网易创办人、前中国首富丁磊。西安培养IT方面的大学有多所,如西安交大、西工大。而重庆的工业一直是汽摩(汽车及摩托车)当家。至今,汽摩仍旧是重庆第一大产业,每年的产值占重庆GDP的30%-40%, 可见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为了改变产业布局,重庆市近年来把资讯科技(IT)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目标之一。重庆市政府几乎是倾全力,从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王鸿举、到具体负责的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近两年来为了吸引全球IT领军企业,几乎是事必躬亲。
以惠普为例,为了吸引它到重庆设厂,薄熙来几次亲笔给惠普老板写信。黄奇帆亲自带招商团队到美国惠普总部,向对方高层介绍情况。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黄奇帆正在惠普总部介绍情况,得知大地震在四川,对方立即开始犹豫。重庆团队连夜制作出介绍材料,说明重庆不在地震带,最后争取到这个对重庆产业至关重要的一笔巨额投资。
重庆要成为“中国西部硅谷”,眼下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培养IT方面的人才。IT产业是个技术含量较高、产品更新换最快的一个行业。如果不解决人才问题,要成为''西部硅谷''也许只是一个口号。(据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