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Market 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一环


今天继续谈Mobile Market。
Mobile Market是一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由中国移动、开发者\开发商、终端商、第三方分析机构等多方组成。
今天我要谈的是这个价值链中最具价值的一环,我认为最具价值的是MM应用检测机构。
这要先从检测SNS APP的机构谈起。
我们知道,国内比较大的开放平台由校内网、51.com等。
去年,来自Google中国的任自立和雅虎中国的张月创办了一个检测校内和51.com 应用数据的网站,叫AppLeap.com,这个网站主要提供各个APP在不同平台上的表现,主要是安装数、活跃数等。(国外的相关网站有http://www.appdata.com/等)
据我了解,国内很多SNS开发者都会上AppLeap.com来查看各种数据,对于开发者来说,这个网站是有很大用户的。
MM平台和这些开放平台很类似,但是,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用户可以不断的在SNS社区上安装和卸载应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没有成本的,但是,在MM平台,由于流量费、购买价及手机本身的限制等问题,用户不可能多次安装或者卸载一个应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有成本的。
此外,对于开发者来说,不可能采用开发WEB应用的模式,看到某个应用成功了就去抄袭。(抄袭手机应用的成本尽管不大,但是,后续的运营要比WEB产品困难的多!)
所以,我觉得,检测Mobile Market平台的应用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
最大的价值是为开发者提供参考。
MM平台的用户都是中国移动的用户,这对于开发者全面的了解中国移动的用户习惯有非常大的帮助。
同时,对于开发者来说,也可以做个参考。比如,地图类的应用已经有10款了,用户量最多的一款有1000万用户,用户量最少的一款仅有100个用户。这可以从一定的侧面反映,你没必要去开发地图应用了。
同时,对于中国移动来说,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对用户进行引导。

再次回到AppLeap.com,
校内网上半年由于“内部压力”已经不再允许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抓取其APP的数据,据我了解,这对AppLeap.com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所以,对于MM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移动愿不愿意第三方机构获取这些数据。或者说,移动会不会来做这件事情?


延伸阅读:校内迫于“压力” 停止公开App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