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穿政策底就当坚决救市


             跌穿政策底就当坚决救市
                                                2009-08-22《东方早报.理财一周》
 
 7月29日,A股市场开始了中期调整,从此,在短短的十几个交易日内,市场从3478点跌至18日的2827点。这样的连续暴跌是罕见的,而且在17日暴跌近200点。市场的暴跌引发了人们对于政策底的猜想,笔者认为,2800点是中期调整底线,不能再跌得太多了,如果一旦跌穿这个底线,管理层应当出来制止。

    7.29暴跌以及以后的连续暴跌,根子在信贷政策的微调,引发了人们对于A股市场流动性的担忧,更重要的是,近期打压股市和楼市的声音不断,特别是所谓反通胀论调让市场噤如寒蝉。

    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发表讲话表示,当前的市场运行反映了经济启稳回升的预期,股市的走势与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基本吻合,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正在累积。很多人认为,这是高层在指出政策底,事实上,依笔者看来,暴跌就是尚主席也难以制止,但我们的管理层真得应当设置一个政策底,如果跌穿这个底线,管理层就该毫不犹豫地去维稳。

    笔者认为政策的底线在2800点左右,如果跌穿这个附近区间太多,就应当给予积极的救市。
    第一,因为2800点左右是启动IPO的点位,近期的暴跌不能不说也是与管理层没有掌握好发行新股节奏有关,密集的上市让市场不堪重负,特别是中国建筑,被人指为第二个中石油。

    第二,为什么要在这个区间救市,还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复苏问题。因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在目前扮演着提振信心的角色。如果股市暴跌太深,可能会打击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影响整个经济复苏大局。

    第三,近期管理层之所以放任市场暴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股市被指有泡沫,这个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但确实前期连续逼空之后,股指上涨过猛,需要中期调整,以便更好地为下半场上涨扫除障碍。但是,管理层放任股指回调是有区间的,也是有忍耐限制的,如果一旦跌穿某种心理位置,管理层很可能出于整个经济大局出发,给予积极的干预。

    第四,由于创业板就要上市,很多资金流出来准备热炒创业板,创业板注定要被热炒的,如何防止创业板对于主板冲击过大,这也是管理层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从多数国家和地区股市历史来看,创业板推出后,短期往往会备受追捧,近期中小板和A股市场的过度反应,不能说与此无关,特别是管理层不能容忍创业板一上市就被炒烂。

    第五,管理层不能坐视大小非疯狂地减持抽血,更不能容忍产业资本再次对资本市场进行赤裸裸地2008年那样来死得打击。随着股指飙上3000点之后,大小非减持的动作被热情掩盖,而此次暴跌再次把大小非减持的原形露出来。统计显示,A股市场的本轮反弹从2008年10月底开始,进入2009年后开始加速,而大小非减持也从去年11月底开始加速,月度减持量于2009年2月份首度突破10亿股后,接下来的6个月都超过10亿股,并于6月和7月连续两个月创出历史新高。

    数据已经充分说明问题,此次中期调整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小非减持诱发了市场资金大量失血。再次证明了2007年的那种推高股指为大小非减持提供方便的模式,连模板都没有改变。推高股指是为了发行新股和为大小非顺利减持,这样的做法势必遭到市场的抵制,如果市场再次破位大跌,管理层不能容忍,股民们恐怕也难以容忍。我们正在搞金融中心建设,未来的世界最重要的一个产业就是金融产业,美国现在把工业都转移到其他国家安心维护金融中心的地位。既然金融产业如此重要,我们岂能让资本市场沦为产业资本的奴婢,或者是圈钱机器呢?因此,如果市场暴跌再进一步的话,管理层很可能出重拳打击。

    笔者多次指出,我们不要被通胀论吓怕了,其实,通胀离我们还比较远,我们还有时间去应对未来的通胀,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去库存化,就是应对通缩。中国由于外需锐减而且很难在一年两年内复苏,中国最困难的是产能过剩怎么解决,而不是什么反通胀,只要产能过剩不解决,通胀就很难起来。因此,我们呼吁我们的管理层,能够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特别是货币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阻止经济二次探底的砝码。而股市因为关系到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管理层应当设置个预警底线,跌穿这个底线,就该坚决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