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动”股市和楼市的想法很危险


想“动”股市和楼市的想法很危险

 

最近,想动房地产和股市的观点很多,也很危险,如果任凭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度的调整,经济二次探底也很难避免,如果任由股市暴跌,1.2亿的中产阶层会捂紧钱包,不敢消费,经济转型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越来越难办。

 

越来越多的人预计,今年四季度房地产很有可能再次陷入深度调整的泥潭。最直接的现象是,央行的信贷越来越收紧,二套房政策也越来越紧。动态微调的风暴已经伤及股市和楼市,因此,不少人分析,如果信贷收紧势必导致楼市再次陷入深度调整的泥潭中。

 

因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方面,1-7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28639亿元,其中,国内贷款6524亿元,增长42.7%,个人按揭贷款3628亿元,增长78.9%。贷款总数占开发商本年资金来源的35.45%。

 

在这种背景下,一旦信贷政策出现逆流,开发商的资金链很可能再次出现问题,引发新一轮的观望潮,如果一旦观望潮形成,还会出现连累整个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转的情形,从而迫使经济硬着陆,形成二次探底的格局,因此,2010年的经济堪忧。

 

难堪的是,内需很难弥补外需减少的缺位,这一点管理层是有共识的。日前,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表示,国际经济前景还不明朗,外需下滑压力仍然很大。中国在扩大内需方面短期内还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很难完全弥补外需大幅萎缩带来的影响。既然国际因素还不确定,我们必须要抓住我们能确定的东西,在中国经济很多产业都处于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消费信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必须要稳住股市和楼市。

 

稳住股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约1.2亿的中产阶层资产缩水而导致消费信心不足。我们不能把这部分中产阶层变成愤怒的阶层,这些中产阶层是中国内需启动的关键。

 

有研究表明,中国中产阶层在全部有经济活动能力人口中占16%左右,也就是说84%还不是中产阶层,所以,总比例不高,但是,总人数并不少,超过1.2亿,如果把他们的家庭成员也算在内的话,这个数量相当大,超过2亿人,大大超过日本总人口了,接近美国人口。这样一个庞大的中产群体是当前中国消费的最主要支撑者,他们主要聚集在城市里,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里,在特大城市里的比例甚至还比较高。所以,中国的特大城市往往显示出了突出的消费能力。而且,股市的暴跌,房地产的萧条,对于他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对于房地产来说,作为外需锐减之后的补位者,如果在外需没有起来的情况系再次萎缩,这种危险是非常大的,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是重大伤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承认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还要“敢于”动房地产,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也很危险。大家需要清楚,是先有通胀,后有不动产保值增值之说,你不能把因果搞颠倒了,搞颠倒了因果就会认为通胀是房地产过热引起的。事实上,房地产现在是在对抗通胀,现在形成了两种局面,国企在实体经济里投资比较多,特别是铁公鸡这一块,而民企很多资金都转到股市和楼市,因为实体经济还没有企稳,他们只能把楼市和股市当做最后避风港,你硬要把他们逼出来,他们只好去炒资源,增加成本推动型的通胀。

 

这种现象并非笔者个人观察,最近浙江省人大财经委有位人士在告诉经济观察报的记者说:“浙江的经济主要靠民间,民营企业的经营更看重短期回报,对于国家在固定资产上投资的加大,民营企业也很难参与进去,而在经济形势未见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他们的资金不会投向实体。”

 

所以,最近想动股市和房地产的想法很危险,危险的结果是很可能让2010年的经济二次探底,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种不利的结果是那些有这种想法的人,该清醒清醒了,不要拿经济前途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