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林业2008年度股东大会决议的公告,显示两大股东景谷森达与中泰担保的裂痕丝毫没有弥合的迹象。在6月3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上市公司2008年度报告、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均获得通过,唯独第二大股东中泰担保提出的《关于公司章程修改的预案》的临时提案被否决。显然,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目前处于第一大股东位置的景谷森达。
2004年,景谷县财政局将所持景谷林业国家股6132万股中的3130万股(占当时总股本的29.81%,股改后被稀释为24.11%)转让给“泰跃系”旗下的中泰担保,从而以持股3002万股(股改后被稀释为23.13%)退居第二大股东,此后其并未太多过问上市公司的经营,基本上成了“甩手”股东。而在景谷县财政局将所持全部国家股无偿划转给景谷森达后,后者又不愿屈居老二的位置,其控制权之争的大戏才开始上演。
随着去年最后两个月景谷森达通过二级市场大举增持,导致其持股比例占总股本的24.42%,继而成为景谷林业的第一大股东。其后,景谷森达明确表示,“将委派董事”,并希望改变公司董事会结构。时隔三月之后中泰担保出手还击,然而仅仅在夺回第一大股东两天后,景谷森达又联合一致行动人景谷电力再次导演了大股东的变迁。
景谷森达与中泰担保的大股东之争,本质上是董事会的控制权之争。谁成为第一大股东,意味着谁将在董事会中占据较多的席位,并进而控制董事会。
景谷林业的上届董事会在去年的12月8日任期已满。此时已为第一大股东的景谷森达于去年12月17日向上市公司董事会提交了召开股东大会的提案函,今年1 月23 日又提交了新一届董事、独立董事、监事推荐人选提案函。今年2 月12 日上市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于3 月9 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选举,并于当月14 日发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但却在3 月1 日以通讯表决的方式决定取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景谷林业5月27日的监事会公告表明,在景谷森达以董事会、监事会“超期服役”,且公司董事会涉嫌不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进行改选为由,直接向景谷林业监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后,监事会决定定于6月11日召开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而在当天,中泰担保也提交了自己的相关候选人。
3月9日的临时股东大会因为中泰担保控制着董事会,最终被取消;而6月11日的临时股东大会,却被景谷森达控制的监事会决定取消。尽管由不同的股东分别控制着董事会与监事会,但其取消的理由却出奇的一致:两大股东就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人选无法达成一致。
两大股东的控制权之争,是景谷林业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改选难产的重要原因。而且,第二大股东控制着董事会,第一大股东控制着监事会,一方面说明景谷林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与弊端,与此同时也不利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定和发展,也容易造成损害上市公司其他股东和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发生。
两大股东股权比例接近,又都想控制董事会,如果都不作出让步,人选问题当然不可能达成一致。那么,也就意味着景谷林业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的改选工作将被拖延。其实,两大股东大可不必如此般的“窝里斗”,在人选问题上,不妨适当进行差额选举,由市场来作出选择。
景谷林业控制权之争,表明两大股东都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丝毫没有将上市公司的利益与全体股东的利益置于首位。实际上,景谷林业公司治理的紊乱不仅表现在两大股东的争斗上,此前其高达7828万元的“预付林地款”被当地政府占用多年至今仍未收回亦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中泰担保入主之后,景谷林业与“泰跃系”旗下公司的所谓合作,也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景谷林业控制权之争到底何时结束,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