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媒体报道说,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北京市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人社局”)特设农民工工作处。这在目前全国机构改革中是首家设立这个工作机构的城市。 标志着农民工保障问题将有专人负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就业,而城市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农民工。有数据显示,目前80%的产业工人都是农民工。目前,全国的农民工有2亿多人,其中1.4亿人已经住到了城市,还有8500万人在乡镇企业工作,这个数字比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都还要多。我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城市、农村和农民工群体的“三元社会”。
长期以来,农民工群体的利益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子女就业和基本社会保障等问题,常常游离于城市之外,成为一个独特的、缺乏尊重、没有保障的群体。如何把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保障农民工兄弟的权益,使他们不受到歧视尽快融入到城市,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也是政府部门应努力推进的工作。
实现社会成员的平等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完善相关的保障制度,使农民工的保障实现全方位衔接,从机制层面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效机制。北京的这项举措显示了政府积极作为的姿态,具有示范性的意义,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然,鉴于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分布面广,涉及到千家万户,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系统操作,不可能企望成立一个工作机构就能解决,也不能因为有了这个工作机构就万事大吉。如何积极作为才是各级各类城市政府需要统筹考虑的。也就是说,除了在机构设置上统筹外,还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来充分重视农民工问题,真正把农民工作为城市的一员,建立健全平等的、充分惠及广大农民工,这才是农民工问题破题之后需要大作的文章。
北京首设农民工工作机构意味着啥?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