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的盛会 崛起的品牌
———专访中国品牌论坛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首席专家管益忻
管益忻
在2008年,中国品牌发展组织委员会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品牌论坛(“30年中国品牌”暨首届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高层论坛)的基础上,中国企业报社联合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清华大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百年品牌网共同举办的“崛起的中国品牌暨2009(第二届)中国品牌论坛”,即将于今年11月份在北京举行。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品牌论坛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首席专家管益忻。
《中国企业报》:作为首届中国品牌论坛的组织者,您对危机下的品牌建设有何看法?从首届中国品牌论坛的经验来看,您觉得此次论坛会呈现什么亮点?
管益忻: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风雨洗礼下,我国整个经济已经迈开企稳复苏的脚步,肩负着全体国人培育国家品牌的重托,中国品牌正在逐渐抹去原有的低价质次的符号,日渐成为国际舞台上崛起的新星。
本次论坛旨在共同探讨具有国际化、全球化原创竞争力的国家品牌建设经验,探讨品牌发展内在机理,成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使经济较快复苏,并制定其走向新的辉煌之战略规划。大会将表彰2009年度为中国的品牌建设做出较大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鼓励先进,带动新兴力量,并借此向共和国60华诞献礼的重大活动。这将是我国首次以“中国品牌论坛”为主导命题的会议,是一次必将备受全体国人、各级领导、企业界、理论界、媒体界各方人士十分关注的具有重大影响力、感召力的会议。
这是一个从品牌发展视角上检阅我国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经济建设、企业发展的盛会。这将是认真、积极、有效地概括总结几十年来中国品牌建设伟大成就、宝贵经验的盛会;这将是一次全方位、大视野、大纵深探讨中国品牌发展新路的盛会;这将是企业家、品牌管理学家和媒体界同仁们聚精会神探索新模式的聚会。
《中国企业报》: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之下,第二届中国品牌论坛对我国企业的品牌建设又将产生哪些方面的促进作用?
管益忻:作为一个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品牌论坛,它将在一系列有关重大问题上取得根本性突破。首先,它将重新定位中国品牌发展战略坐标。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显然,自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的品牌战略定位,主要是有没有品牌、有没有名牌的问题;而今天,品牌理念已深入人心,品牌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进而按胡锦涛总书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的精神,使我国的品牌发展战略从过去重在品牌有无的关注向今天品牌优劣的关注转变;从过去的品牌偏重数量多少向今天更重品牌的质量高下转变;从一般的低端普世化品牌为主向同时更注重高含金量的卓越、旗舰品牌为主转变。
其次,它将更加明晰和确立品牌在企业和整个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21世纪的今天,在市场竞争总格局中,品牌发展势将且已经成为整个市场竞争与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在自去年9月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阴影下,海尔一切听从“客户的决策”的纲领性口号、经典性语言和实际行动,从顾客视角上诠释着品牌乃中心环节的道理。推行“弯道超车”战略的成功,使奇瑞这个旗舰品牌又一次成为业界的中心。从另一视角看问题,它向人们表明在制造业越来越服务化过程中,随着产品、产业品牌含量日益增大,它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在企业由硬实力主导向软实力主导转变过程中,随着产品、产业品牌含量的日益增大,它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
第三,会议将进一步沿着科学发展观昭示的方向,更深入、更科学探索最前卫、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品牌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会议将始终坚持将原创性、实战性与时效性紧密结合的方针,在不断颠覆传统思维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具体地探讨中国品牌发展的路径问题。例如一线品牌企业在竞争中如何在原创上下功夫,以使自己品牌发展能够保持乃至跃上更卓越的领先地位;例如,二三线品牌如何在竞争中探索全新的、有效的崛起路径;再例如,所有品牌企业如何在以实事求是态度来客观看待自己优势、劣势的前提下,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姿态摆脱成长的烦恼,最终走上茁壮成长的康庄大道。
《中国企业报》:会议将对哪些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管益忻:以论坛主旨为中心,会议将认真、具体、深入地探索和揭示关于品牌发展新型模式的问题,其中将涉及到企业通过形象宣传创造出的品牌发展新形式、通过品牌价值评估探索出的品牌资本运作发展新模式、通过品牌日常运作打造出的体现企业战略关键词的发展新模型等。会议通过这些对品牌发展新变化、新理念、新做法、新案例空前深入的研讨、交流和探索,必将给予正在崛起的中国品牌火箭般的助力。(刘玫)
注:本文来源于《中国企业报》 时间:2009-8-17 11: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