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动机杀人(8月14日)


  简论动机杀人(8月14日)
  

  关键词:岳飞之死  动机杀人  易中天发飙  子见南子
  

  传媒高度发达的社会,总是可以给人充分表达自己意思的机会,受到误解之后也有机会澄清自己或者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解释,来应对别人的误解甚至声讨。然后是小石子被一条丝线串起来,弄得好的就会成为精美的项链。但假如弄不好呢?恐怕会引来杀身之祸。

  一个人的言论是可以被误解的。

  原本未必每个人都能够用最贴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措辞、句读、语气与表情,当然更包括切实的场景,都可能有不恰当的可能性。那原本的不恰当被从不同角度的添枝加叶,甚至被好事者捕风捉影,再加上自己的“独家解读”与爆炸式地传播,怕是很多时候,有一万张嘴都说不清楚的。

  即使你明确表达了你的意思,都有可能被追究动机与表达方式问题。

  7月下旬易中天先生做客BTV而朝主持人发飙,并提出了“不问动机,不问资格,不问对象”等“三不问”的批评“前提原则”,但似乎每个人又都禁不住地要去追究动机。  

  人都会有动机,那动机都可以被划分为自私的与无私的(或者为我的与忘我的)两大类,假如所采取的行为与所说的话,尚且是单一客观的存在的话,对动机的深究以及对深究过程的深究往往都会归结为见仁见智,结果便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因为探讨动机的时候往往都会把社会环境因素,别人的以及自己的价值取向因素加进去。在这个时候,栽赃就成为经常会被人用来打击异己的方法。  

  据说秦桧栽赃陷害岳飞的时候,只用了三句话就致岳飞于死地。

  其一,他们告诉皇帝,淮西战败之后,岳飞曾经当众骂道:国家了不得了,皇帝又不修德。这句话,今天听不出什么了不得的意思,然而,放在当时,已经足可以让一个人家破人亡了。其二,朱仙镇班师之后,岳飞和他的主要助手张宪,曾经当着不少人的面,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岳飞问张宪:天下事该怎么办?张宪回答说:就看您想怎么办。其三,据说,岳飞曾经说,自己与太祖赵匡胤都是30岁左右就当上了节度使。

  当时,这样三句话连起来,的确可以要了岳飞的命了。至于说这些话的前因后果,上下联系,则没有人愿意考证。至少,第三句就有问题。岳飞是32岁做的节度使,他当时的原话是:32岁建节,自古少有。这顶多是一句飘飘然的自鸣得意而已,居然被演变成了胸怀异志的弥天大罪。

  韩世忠去为岳飞讨公道的时候,秦桧只回了一句“莫须有”,史家把这三个字的意思解释为“或许有吧”,刚刚在央视讲完《两宋风云》的袁腾飞老师的解释是“难道没有吗”,但我更倾向的解释是“没有必要有”。

  道理也很简单: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在专制的国体下,自然可以想杀便杀,要抓就抓,想如何断章取义都可以恣意妄为。更何况从宋高宗赵构到宰相秦桧,早就对岳飞恨之入骨,找茬要把其办掉的。君叫臣死臣不死,被视为不忠,不忠本身就是死罪,所以查办岳飞就是“没有必有”。  

  所以每个人都有权利去用他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去主观臆断任何别人的动机,即使那臆断在很多时候被证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似乎只有秦桧、张俊那样的人才能以文字臆断岳某人的动机,并将此与国家危亡结合起来。  

  言论杀人,臆断别人的动机更会杀人。

  不要说言论,就连肢体动作都可以杀人。

  动机杀人的根源并非被臆断的人之动机,更多的是作出臆断的人之动机。

  比如鲁迅先生说被“赵家的狗”多看了两眼,“狂人”就会心惊胆寒。比如你随口吐了一口痰,谁知道你是单纯的身体不舒服还是对周边的某些人怀有敌意呢?如果是前者自然可以不用追究,但如果是后者,那就是会引发流血事件甚至是人命官司的大事了。

  更有街边的地痞流氓,由于路人斜视了一眼就有可能会发生一场流血冲突,甚至演变成为人命官司。一个侮辱性的手势或者动作,都可能引发群体性的械斗,这在公共场合早已是屡见不鲜了。语音也极其简单,就是那手势与肢体动作被用自己的逻辑与思维解读,就成了挑衅或者威胁。虽然嘴上没有相关的意思表示,却也表达了相应的内心意思。  

  应该说,没有人会摆脱被人误解的。

  连“子见南子”都可以作为孔子的绯闻而被拿来炒作,把子路与孔子之间被虚构出来的“情敌”关系用以推升电视剧与电影《孔子》的关注度的工具,一个文圣人保持了两千多年的清白名声,就此毁于一旦。谁又能够逃脱被争议的结论?相比于古人,我们这些尚苟活于世的人还是有可能解释澄清一下,那些以及被盖棺定论的,怕是难逃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命运了。  

  或者某些人受不了争议的同时,某些人却是期待被争议。因为在他们的逻辑中,只有被争议才会被关注,被关注就会提升价值。当代世俗社会中,很少有人可以摆脱生活的焦虑,价值提升了,有限时光的生活才容易被提升。就可以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资源与权势,这或许就是一种成功的标志。

  但这仅仅局限在军营之外。

  相反军营之内、纪律与等级森严、甚至派系之争严重的地方,受到关注就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一旦被关注,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就会遭受排挤,甚至死无葬身之地之后,加害你的人都要恨恨地说“咎由自取”!

  不要多说话,因为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会有人捕风捉影地致你于死地而后快;也不要轻易采取行动,因为行动就有可能会失败,常言道“不要只看到贼吃肉,还要看到贼挨打”。成功固然可以飞黄腾达,失败却意味着万劫不复。  

  对动机的臆断,很多时候就会从小小的涟漪逐渐演变成为漩涡,然后是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推波助澜并最终成为惊涛骇浪。

  既然舌头底下都可以压死人,那么惊涛骇浪就更可以杀人于无形的。

  而对动机的揣测与主观臆断,则更是可以杀人的!

 

  

  贾春宝

  2009年8月14日星期五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