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和ITAT这两家企业,它们在这几年间所走过的路,是中国所有的轻公司追随者们都值得铭记的经典商业案例,也是任何一家希望在互联网时代获得成功的企业的有益参考。
尽管PPG和ITAT倒下了,但是它们却引爆了“轻”的商业理念。继它们之后,各行业都有一批企业投入到“轻”的创新浪潮中,这些窜得飞快的轻公司们,在各自的行业里已经不是单枪匹马在战斗,而是以群体的力量出现,以更加鲜明的姿态挑战传统行业,从而形成一个群体商业现象。
比如PPG带领了30多家衬衫网站在服装业亮相——虽然有的已经垮了,但是整体势头猛烈,这一阵营最大的追随者——Vancl(凡客诚品)在2008年已经超越了PPG,年销售额达到了3亿元,它和其他衬衫销售网站一起,以团体的阵营和雅戈尔、杉杉们作战。
在钻石行业,钻石在线直销网站戴维尼等正在飞快地成长,从2006年创立以来,这家模仿美国Blue Nile(蓝色尼罗河,已在纳斯达克上市)模式的钻石直销网站在2008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亿元。和戴维尼一个战壕的有九钻网、钻石小鸟等,它们的对手是我们熟知的传统首饰品牌谢瑞麟、周生生。
消费电子直销网站京东商城瞄准的是国美、苏宁和中关村,它的战友比比皆是,网上三好街、三全网、新蛋网……
那些重公司们,其实这只是去年以来业界对轻公司的另一极——拥有产业链多个价值层面的传统企业的称呼。这些传统企业通过资产投入、有机扩张或者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而不是像轻公司们一样通过组织企业外部的资源进行杠杆增长。过去的一年中他们也在培育轻的基因,纷纷投身到互联网渠道,比如宝洁、诺基亚、摩托罗拉、国美、苏宁、海尔、佐丹奴、报喜鸟、利群集团……
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将各行业的轻公司们和正在变轻的重公司们一一列举。无论是轻公司也好,还是重公司的“轻”基因也好,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紧紧地抓住客户,根据市场需求反向分配订单或者调配生产资源。
且慢,你也许会产生疑问,传统企业的第一宗旨不也是要抓住客户,然后再去分配订单或者调配生产资源么?没错,但是轻公司们通过互联网或者目录销售等轻资产渠道去抓住客户,再通过IT技术去反向匹配资源——或许这些资源并不是轻公司所自己拥有的,但是因为抓住了客户,使得轻公司们有足够的磁场将价值链各个层面的企业吸引在自己周围。IT技术和互联网在作为组织者的轻公司手里发扬光大,成为连接外包职能的企业的纽带。而那些变轻的重公司们,因为轻资产渠道这个轻的基因,惊喜地发现开拓了另一片天地。
现在,我们来看看各行业的轻公司排头兵。它们无一不是通过非资本的手段,借资源进行杠杆发展。这些轻公司们以破坏者的姿态,解构既有的商业规则,用互联网和IT技术重构了新的商业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