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空还要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有二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别提了,真是不幸哦!”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的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儿呢?”“那她可就好命了。”妇人满脸笑容:“他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

  同样的状况,但是当我们从我的角度去看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一看,或换个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会有更多的爱。

  整天看到别人这样哪样的不顺眼,而自己却没有发现自己也是同样的不顺眼。为什么人们总是能看到别人的缺点,总是宽容自己的不足,难道是因为眼睛长大脑袋的前面、面部的上方吗?每个人的身上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或者缺点,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可以宽容一些,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的和谐。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徒弟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下次却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退一步海阔天空,别人不会因为你的退让而贬低你的人格,你也不会因为退让而损失任何的东西!

  法国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的确我们的心灵才是最广阔的,它可以包容一切可以宽容一切。宽容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对别人宽容呢?我们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爱一切。“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宽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宽容会使人生得到升华,在升华中找到平静,在平静中得到幸福。让我们永远记住对别人宽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