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情话:豪门又演情死剧


    人生有三大惨剧:谋财害命、报仇雪恨和情令智昏。每个人对此都应该有清醒地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止这类大悲剧的降临。对于谋财害命的提防在于,不要在拥有财富的时候,过于张扬、过于炫耀、过于显山露水而引火烧身;对于报仇雪恨的注意在于,为人处事应以宽怀为本,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做那穷追猛打和赶尽杀绝的事情。与这两类惨剧相比,对情令智昏尤其要注意:一来,很多人的一生可能难以拥有让别人嫉妒的财富,也就不会引起他人谋财害命的想法;二来,大多数人一生都是平平常常的,只有亲人而没有仇人;三来,情就像人的吃喝拉撒一样,或多或少的、或浓或淡的、或重或轻的都会有一点,因此,情事更为普遍。尤其是,古今中外的文化,过于渲染了情浪漫的一面,却忽视了情残酷的一面;大张旗鼓地、狂轰滥炸地、山呼海啸地、铺天盖地的大肆渲染浪漫爱情的结果,是把人们渴望爱情的心思,推向了极端。
    我才在上视的法制节目里和网上,看到了去年秋天发生在上海宝山的一个疯狂之极的情死案子。位于上海宝山区月浦镇的豪门曹家,在这之前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地:做了多年的生意,家境殷实;夫唱妇随,夫妻和睦;儿子聪慧,一表人才。
    我们的父母普遍有一个特点:富有了之后,对孩子特别舍得花钱,而对自己的父母就另眼相看了。尽管这样,不懂得报答自己父母的父母都相信,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会报答自己的。尽管一代一代的人,在走过了人生之后,发现自己盼望的和失望的,和父母并没有两样,但是,这个时候,一切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一切该怨的也都已经怨了。
    曹家父母就是按着这个中国家庭的模式宠爱自己的孩子曹路的。曹路22岁的时候,父母花重金把孩子送到澳大利亚去留学,为了让孩子少受苦,父母给了学费,也给了生活费,还给了玩乐费。怎奈,自古豪门多纨绔,曹路也不例外。很多父母都不愿意承认一个事实:想读书的,在哪儿都能读好书;不想读书的,送到哪儿都一样。曹路人到了国外,可心和在国内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两样,他最喜欢的不是读书,也不是做买卖试验,还是他在国内的时候就盯上了的网络。人不管进化到什么份上,身上长那点东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提醒你该要什么了。听着《我的中国心》长大的曹路,身在他乡却忘不了他的中国心,他还是觉得中国姑娘是他的最爱,他恋上了一位浙江小妹。上帝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点鸳鸯,旁人看着平平常常的主,一恋上,马上就会有点石成金的效果:当事人会认为,自己碰上的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没有这个人,生不如死;这样,才会不顾一切地、要死要活的,以爱为表象,以交配为目的,完成上帝交给人类的延续重任,至此,上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到了这个时候,人会暂时变成不认识自己的样子:温柔的会变得倔强,乖巧的会变得暴躁,和顺的会变得冷酷,宽厚的会变得残忍。局外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局内人会感到身不由己。甭说国界相隔了,我们不是看到很多为情而从天上下凡到人间的故事吗?回国总比下凡要容易多了吧?况且曹家又是豪门。曹路留学两年后迅速回了国,直飞阿妹处;俩人在相见恨晚之余,阿哥也把他的阿妹从浙江带回了上海,并且安排在一家五星级的宾馆里。
    到了这个份上,聪明的父母应该明白,那就是一部著名的样板戏里的一句台词:“孩子大了,要走哪条路,由他自己挑。”我们有些父母,带着过来人的经验,却又完全用不上,让我感慨和感叹!中国人应该没有不知道《梁山伯和祝英台》故事的吧?我们从小就是看着和听着梁祝故事长大的,曹家父母难道不知道人爱上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吗?梁祝的父母不是都花重金送儿女去读书吗?结果呢?他们是更爱父母还是更爱情人呢?他们有没有考虑父母花钱供他们读书的不容易,而更多地去考虑父母的感受呢?不管是男是女,爱上了,都是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有人不理解,很简单,不是因为你有什么特殊的能耐,而是你到现在还没有爱上过任何人。
    曹路那不识相的父母,到了儿子这要死要活的份上了,还在拦呢!父亲不知趣地拿起榔头就往自己头上砸,说儿子如果执意要取那个外地女人的话,他情愿去死;曹母也是一副与外地的准儿媳不共戴天的样子。太可笑了!有几个爱上的人会在乎这个呢?难道曹家的父母有了钱,就忘了自己的儿子脱了衣服和其他的男孩子并没有什么差别了吗?父母这一闹,儿子受不了了,儿子疯了,夺过父亲手里的榔头,砸向父母。从这榔头的朝向也能看出父母子女的心态:父亲只是砸自己,儿子可是砸父亲。父母往往觉得孩子更重要,孩子在没有孩子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更重要,有了孩子,也会觉得孩子更重要。再有钱的脑瓜也是肉做的:父亲挨了榔头从人间去了天堂;母亲遭了榔头,人没死,心已经死了。
    这样的故事并没有什么太新鲜的地方:痴情的父母又痴情了一回,疯狂的阿哥又痴情了一次,人世间的很多事都是在不断地重复着的。听到这个故事,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所极力颂扬的梁祝爱情,有那么完美吗?为情而死,值得高度赞扬吗?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情的杀伤力!我们在看到花朵的时候,往往只注意了花容,却忽视了花味;然而,花原本是什么味道的,都不可能因为你对她的容貌的赞美而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