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企业狼性文化大揭秘》——模仿(三十五)


连载《企业狼性文化大揭秘》——模仿(三十五)

——纯粹模仿,缺乏创新

其实,丽涛的失败并非偶然,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丽涛选择7月份上市,可是9月份北方及全国大部分省市天气开始转冷,人们的洗头频率明显减少,属于洗发水的淡季。在这样的时间段,霸王丽涛上市,根本谈不上轰动效应。

其次,丽涛上市的准备工作十分仓促,促销政策、人员配合均不到位,以致启动市场时经销商和销售人员怨声载道。比如铺市的深度分销工作,由于给的待遇过低,招人困难,即使招到了,流失率也很大,造成产品曝光率极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轰动效应不足,从而制约了销量。

此外,产品质量不稳定也使丽涛品牌效益与市场同档次产品拉芳、蒂花之秀等相差很大。特别被认为是丽涛杀手锏的阳离子概念,由于时机不好,当时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关于“离子”名目的说法,什么负离子、游离子等,“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消费者不知如何选择。而且丽涛广告上并没有突出阳离子概念,消费者对丽涛是“不识庐山真面目”,霸王因此白白浪费了一个极好的诉求机会。

而且,在经销商的选择和丽涛产品的价格制定上,霸王同样存在着重大失误。对做通路的市场来讲,丽涛的价格明显偏高。而本地经销商就是霸王的经销商,霸王的利润高于丽涛,经销商宁可选择霸王,也不愿意选择丽涛。由于上市迟,给经销商的政策不如霸王的其它产品灵活,所以经销商的厚此薄彼也在情理当中。没有好的经销商倾力推广,丽涛又怎么能迅速脱颖而出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