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宋元明清时期的管理思想(五)


《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宋元明清时期的管理思想(五)

曾巩的节用裕民思想

曾巩(公元1019——1083年),北宋进士,任知州多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赞成荀子的“节用裕民”主张。曾巩说:“所谓裕民者,取之有制,使之优厚之谓也。所谓节用者,使之出入有度,足以相掩之谓也。”他分析裕民的意义说:“夫古以来可质也,未有民富且安而乱者也。其乱者,率常民贫而且不安也”。

他主张节约国家的财政开支,减轻赋税,这样就可“裕民”。他通过不同时期官员数与郊(祭天)费的大幅度增加的统计数字,建议神宗皇帝减少官员的费用开支。当时,财政年开支十亿以上,如果每年节省十分之三,就是三亿。他认为通过节省开支,不难实现富国的目的,改变积贫局面,他要求神宗“变因循苟简之敝”,“大修法度之政”,大力缩减财政开支,“以幸天下,诒(yi)万世”。

同时,曾巩还极力反对用通货贬值的政策去解决财政困难的做法,并列举汉武帝铸白金币、王莽行宝货制以及孙权、唐玄宗时期铸大钱所造成的严重祸害的事实,来说明通货贬值政策是万万行不得的。一千多年前的曾巩即具有如此清晰的经济管理思想,实在难能可贵,且足可以令当今的朝政者彻底汗颜。(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