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通钢事件”悲剧本来可以避免
7月24日,吉林通钢集团部分职工不满河北建龙集团对通钢集团进行增资扩股,在通钢厂区内聚集上访,建龙集团派驻通钢公司总经理陈国军被殴打致死,集团子公司通化钢铁停产11小时。当晚,吉林省政府宣布,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通钢集团董事长安凤成和其他几位副总已集体请辞。
国企部分职工打死该厂的总经理陈国军,是令人震惊的事件,敲响三个警钟,这不该发生的悲剧本来可以避免!
一、“仇富”、“仇官”的心态亟待化解。中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是“贫”与“富”之间的矛盾和地方“官”与“民”之间的矛盾,而这两种矛盾又互相交织,互为深化。 在国有企业发生如此恶劣事件,说明中国社会稳定存在隐患,不可等闲视之!
二、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长远利益,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疏导的最佳办法是找到利益的平衡点,统筹兼顾、慎重处理,相信我们的人民是讲道理的。有分析说,信息不公开、利益不均衡,以至于普通职工利益受损,情绪被轻易点燃,是通钢事件中陈国军悲剧的直接原因。人民的利益的高于一切,国富民强是中国人追求的目标。
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在发展中解决体制问题。有分析说,通钢血案当反思“拉郎配”式企改 :企业改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企业应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改制?企业改制是不是只有重组一条路可走?企业改制的具体操作者应该是谁?政府在企业改制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
一位网友写道:一条鲜活的生命在无数个工人的铁拳下丧生了,而这个人是建龙集团的职业经理人、刚刚上任的通化钢铁公司总经理陈某。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而且事态规模太庞大,出乎所有人的想像。他的结局是个悲哀,即便他有再多的过失,也不应该付出生命的代价。 事件的结局是个悲剧,虽然窗外还响着鞭炮声,但在我听着,那却是来自地狱的嘲笑声。我在深深的悲怆中看着时针,那是对吉林省高层急功近利的悲怆、对社会发展畸变的悲怆、对通钢人粗蛮盲目的悲怆、对建龙人无尽贪欲的悲怆、对死者家属痛失亲人的悲怆……
这悲剧化作阵阵钟声敲响在神州大地:愿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蔡律 2009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