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原产地应重视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药材原产地应重视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前段时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余江夏天无、略阳杜仲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所谓“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专利、商标权、版权及其相关权等一样,都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但我们对后者的熟悉往往远不如前者,因此就更谈不上重视了。

其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保护对象将自己与其他地方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防止假冒,以保护消费对象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价值。取得保护后,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的;不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而使用该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称的;或者使用与专用标志相近、易产生误解的名称或标识及可能误导消费者的文字或图案标志,使消费者将该产品误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行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其成分组成往往有很大差异。例如不同产地的降香药材指纹图谱,不同产地的穿心莲的指纹图谱中,虽然都出现了相应的特征性成分峰,但峰面积比值不尽相同,地理位置相对接近的药材指纹图谱较为接近,因此,不同产地的中药材药性、药效也不尽相同。

当然,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只有保护范围内产品才具有的某种质量特征,要想鉴别市场上的某产品是否真的是地理标志产品会很困难,就像这次指定的余江夏天无,其保护范围为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杨溪乡、马荃镇、春涛乡、平定乡等13个乡镇场现辖行政区域,但如果通过检验不能将这些区域的产品同其他地方的产品区别开来,那么,说到对其保护,就缺乏有效的手段。

笔者以为,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同时要注意质量研究。其中,指纹图谱技术是识别药材产地比较好的一种方法,目前已用于多种药材,如川芎、黄芩、山豆根、牛蒡子、丹参不同产地的鉴别。

好几年前,国家质检总局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和《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统一规范管理地理标志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药的原产地域种植和生产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但该规范出台至今,公布的保护品种还很少,这与中国这个传统的中药制药大国地位和幅员广阔、土壤、气候等条件差异很大的国情很不相称,应引起各方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