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马丽玫
今年,国家粮食局推出了强化面粉、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倡导推行。但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强化食品产业依然不景气,人们还只是停留在熟悉碘盐的阶段,对其他强化食品认可度低。同时,企业在营销方面也还问题多多。
我国健康产品年消费额远低于美国,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称,在美国,强化食品在2007年销售总额达217亿美元,美国有近万种营养强化和健康功能食品,占所有食品的80%以上。美国有3亿人,去年人均消费强化食品约72美元;而我国目前有健康产品300种,其中营养强化食品七八十种,健康产品人均年消费只有约89元人民币。
为何数字相差那么大?于小冬说:“老百姓对强化食品了解太少,而误解却太多,这和我国强化食品鼓励政策缺失、国内市场发展缓慢、食品营养教育薄弱等有关系。”
我国健康产品年消费额远低于美国,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称,在美国,强化食品在2007年销售总额达217亿美元,美国有近万种营养强化和健康功能食品,占所有食品的80%以上。美国有3亿人,去年人均消费强化食品约72美元;而我国目前有健康产品300种,其中营养强化食品七八十种,健康产品人均年消费只有约89元人民币。
为何数字相差那么大?于小冬说:“老百姓对强化食品了解太少,而误解却太多,这和我国强化食品鼓励政策缺失、国内市场发展缓慢、食品营养教育薄弱等有关系。”
我国消费者对强化食品不太认可
“食品品种太少,老百姓可以选择的不多,在一些超市有时甚至想买都买不到,这无疑就导致了老百姓认知度和接受度低,国内强化食品长期不热。”一位强化食品推销员表示。而笔者在国家营养公众与发展中心去年公布的四个季度的营养产业景气指数中也看到,强化食品产业总是在低景气运行。虽然中粮、古船等一些企业的强化产品销售情况还算不错,但总的看来,这个产业发展还是十分缓慢。
于小冬感叹,相比较而言,产业发展慢还是小事,人们营养缺失,从而带来的健康危害才更使人担心。于小冬说,用营养强化的方式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既方便安全,又经济有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吃。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强化食品不同于保健食品,它面对的是所有公众,而不只是患病人群。
于小冬感叹,相比较而言,产业发展慢还是小事,人们营养缺失,从而带来的健康危害才更使人担心。于小冬说,用营养强化的方式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既方便安全,又经济有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吃。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强化食品不同于保健食品,它面对的是所有公众,而不只是患病人群。
企业要懂得用知识去引导消费
虽然目前强化食品的市场不是很景气,但对于这个市场的前景很多企业却十分看好,它们把强化食品依然当成“美味的奶酪”。于小冬表示,想要在国内做大强化食品的市场,作为市场的主角,企业的确有许多方面需要努力去做。
对于目前强化食品企业在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赢天下营销顾问机构策划总监、高级咨询师徐汉强分析,一是品牌核心价值没有很好地提炼出来,导致品牌概念同质化,无差异,造成市场销售堵塞;二是营销体系不健全,销售人员的观念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与发展,更新比较缓慢;三是企业领导人的意识和胆识问题。
徐汉强强调,企业应该进行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找到核心价值点(即品牌的生命点),然后进行资源聚焦,强力打造品牌,与竞争对手形成区隔;再就是做好产品线的规划,就形象产品、主推产品、跑量产品和阻击产品等做好界定;同时,加强对营销人员在营销观念与意识、营销技巧、区域市场的拓展与维护、渠道规划与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做好良性的激励机制等。
于小冬也建议,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产品也要成系列。拿强化面粉来说,除了给所有人吃,也可以生产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比如生产面向糖尿病人的荞麦面粉等。同时,企业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介绍健康营养方面的知识,比如召开专家知识讲座、印发宣传小册子等,只有多让消费者听到、看到,才能让他们逐渐了解食品强化的必要性,进而接受强化食品。
对于目前强化食品企业在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赢天下营销顾问机构策划总监、高级咨询师徐汉强分析,一是品牌核心价值没有很好地提炼出来,导致品牌概念同质化,无差异,造成市场销售堵塞;二是营销体系不健全,销售人员的观念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与发展,更新比较缓慢;三是企业领导人的意识和胆识问题。
徐汉强强调,企业应该进行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找到核心价值点(即品牌的生命点),然后进行资源聚焦,强力打造品牌,与竞争对手形成区隔;再就是做好产品线的规划,就形象产品、主推产品、跑量产品和阻击产品等做好界定;同时,加强对营销人员在营销观念与意识、营销技巧、区域市场的拓展与维护、渠道规划与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做好良性的激励机制等。
于小冬也建议,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产品也要成系列。拿强化面粉来说,除了给所有人吃,也可以生产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比如生产面向糖尿病人的荞麦面粉等。同时,企业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介绍健康营养方面的知识,比如召开专家知识讲座、印发宣传小册子等,只有多让消费者听到、看到,才能让他们逐渐了解食品强化的必要性,进而接受强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