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持续超预期的政策推动的货币和信贷扩张使得国内投资出现了显著回升,上半年信贷发放规模已达到7.37万亿,是去年同期发放量的3倍,比2008年的全年发放量(4.91 万亿)还要多50%。银行放贷和货币增长(M2)的迅猛扩张令很多人担心通胀风险。王庆认为,至少在未来12个月之内无需担心此事。
理由是:CPI (消费价格)增长的首要肇因是出口增长,而非货币增长。原因在于:首先,中国以往的经验表明,出口的急剧减速可能对经济产生强大的反通胀/通缩作用。在这一情况下,出口增长可以被当作中国产出缺口的一个参照指标:出口增长越慢,潜在的产出负缺口越大,相应地,反通胀/通缩的压力也就越大。
个人认为,信贷资金大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及实体经济,进入流通领域量有待观察。货币政策效应一般在一年左右,未来12个月内不必担心通胀似乎有道理。并不因为眼前没有通胀就不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老百姓手中的钱与通胀的不稳定、不确定性的关系使通胀难以捉摸和控制,房价、食品价格一旦暴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民心影响甚大,还是早做对策好。
未来12个月内不必担心通胀?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