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的未来!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青岛啤酒这个最早的、驰骋世界的中国名牌要沦陷的论调尘嚣甚上。

  青岛啤酒是国有企业,他们的老板也是青岛国资委。

  青岛啤酒在彭作义时代,放下身价,全国收购,成功的解决了啤酒企业只能做地方品牌的瓶颈。如今的老总金志国也是在这场青岛啤酒的圈地过程中被发掘出来的。在彭作义意外之后,年轻的金志国因为在西安市场的成功表现,而被国资委选定为总裁。

  在当时,青岛的崂山啤酒综合实力虽然没办法和青岛啤酒相比,但是崂山啤酒凭借着桶装的生啤酒成功的或者说侥幸的超过了同类产品的青岛啤酒在青岛的占有率。以圈地运动而功成名就的彭作义,利用国资委的关系,成功的攻陷了崂山啤酒的老板,使得崂山啤酒成为了青岛啤酒的分厂。当时,彭作义还准备把百年品牌的崂山矿泉水收购帐下,由于彭作义的意外,直到现在崂山矿泉水也是独立经营,虽然崂山矿泉水和新加坡有些合作,但是只是项目合作。

  金志国上台以后,采取的是保守加激进的经营模式。一方面继续稳固全国收购合作的企业,一方面把青岛啤酒的激情向全国推广。我在中山大学听过金志国的一堂课,金志国说:青岛啤酒从建厂到现在是一百年了,也就是说青岛啤酒是一个百年老人;从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啤酒30岁了,青岛啤酒是一个青年人;从2005年以来,主要也就是金志国掌权一来,仅仅三年,那青岛啤酒还是一个新生的婴儿。从这一段话,就能看出,金志国继承与开拓的经营思路。

  如今,青岛啤酒在股权方面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控制权还在青岛国资委手上。也就是说,金志国还要继续下去。如今的总体形势是:各大啤酒集团都在发力,此时青岛啤酒的金志国却说:巩固自有的企业。这太明智了。想想几年前,中国出台直销法的前后,郑李锦芬作为安利中国的领导者,在浮躁的空气里,成功的稳住了公司的局面,同年被评为十大人物之首。青岛啤酒在国内的布局已经比较完善,我们常说:月圆必亏。青岛啤酒在国内的占有率足以支撑青岛啤酒的品牌和保证盈利。也许金志国要拿出自己的可能会给青岛啤酒的历史新篇章的时候到了:重新回到20年前的以高端为主的营销策略。同时,在巩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全面开启国外市场。完全没有必要和华润、燕京等企业去较劲。

  【续一】关于和朝日的合作,已经很多年了。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认识到日本人做事情的耐心。何许这种耐心可以理解成一种诚信或者真诚。很多时候,青岛啤酒和朝日啤酒都是同进同出合作。特别是在收购烟台啤酒的事情上,这一点表现的最真切。而且,青岛朝日饮料有限公司我曾经跟他们做过生意,合作的非常成功。我们中国的企业还处于一种想赢怕输的心态,很多时候,只是一味的要求,我要说了算,我要控股。其实,这是对的,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日本的管理水平不是比我们高吗?朝日和青岛啤酒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而其稳步推进,使得青啤山泉水和饮料销量稳步提高。也许不用多久,就要全国扩张了。

   【续二】金威啤酒是广东国资委的企业。伴随深圳的改革开放,成功的突破地方啤酒的紧箍咒,首先在珠三角建立三家分厂,然后扩张到全国。速度却是快了一点。但是,他的美誉度还很好。在全国市场,金威啤酒可能需要假以时日来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