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看日全食没?
几个做新闻的朋友居然能借工作之便,专门出差去看,让人羡慕。不过在媒体的强势忽悠下,也许是群体压力,也许是害怕错过,忍不住早起,到露天等待,去稍稍体会了下。
没到长江,也没带相机,北京这地只能看日偏食,加之阴天,哎,于是只能弄个别人拍的如此美丽的钻石环日全食照片权作寄望。
日全食让人遐想很多:光明与黑暗、短暂与永恒、爱情与生命……
经过这么一折腾,估计很多gg要遭殃,mm叫你弄个这样的东东,500年一遇,你咋个搞?有的东西给你短暂的强烈刺激,让你体会无尽的灿烂与绚丽,有的却如涓涓细流,沁人心田,看你的选择了。
不多对于企业经营来说,500年太长,日全食太短,我们要追求“百年老店”,这服务就不能“日全食”。在IT界如“日全食”的“明星”企业比比皆是,较近的是PPG,而跟随者VANCL最近的信息也让人担忧是个“日全食”企业:大多数客户都是一次购买,常顾客很少,这样必然导致营销成本持续高企,而按常理来说拥有大量的持续购买的老顾客才是王道。这不免又让人想起曾经笑傲江湖的行业老大金利来,就曾凭借早期成功的“圈地”迅速崛起,不过“跑马圈地”之后的金利来却缺乏持续的服务理念,与市场、与消费者需求迅速脱节,也就被消费者慢慢遗忘,股票自然成仙。对于企业来说,其光环不该如日全食的贝利珠般转瞬即逝,而是应像太阳般长久提供光和热。
从短暂的“日全食”到持续的长久服务,国内很多企业应该向招商银行学习。从招商银行“因您而变”,追求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到“伙伴一生”金融计划,去服务客户的全生命周期,招商银行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面。
服务体现在很多细节上面,用户往往从一些细节去体会去感知企业是否真的从内心深处抱着持续服务的理念。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动感地带的积分有个有效期,通常是两年,这两年你不去兑换啥的就作废。就是这样的制度还带来一种相对“畸形”的服务,有的网站就专门做这种积分交换的生意。你可以找很多理由,比如财务上的考虑啥的来说明移动这么做的合理性,可是我最常用的招行信用卡为啥就能积分永久有效呢?招商银行现在正在推“99抢兑”,有一些人每天下午三点就猫在网上去抢兑礼品,还有“MINI Cooper”和“五大洲双人游”啥的,在回馈的同时给客户构建一种兴奋快乐的体验。与之对比,只能让我感觉运营商在想方设法不让我去从积分中获得好处,而招商银行却想方设法用积分来回馈我,并带给我快乐。
再说,3G来了,等待了好多年,从期待到兴奋到失望,给人感觉同“日全食”差不多,那些盲目追随者可能如同今天缺乏专业设备而去乱看日全食的一样,“眼睛”受到伤害。各个运营商都在吹自己3G的牛叉,有的说是所谓的原创,有的说是全球应用最广的标准,一堆人都在找所谓的杀手级应用,都想来个“日全食”,其实在用户来看,没有永恒的“日全食”,只有永恒的服务。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3G并不是一个急迫的需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与取胜,还是需要如涓涓细流般贴心的服务。就目前各个运营商的服务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日全食”的做法可能很美,但并不长久,只有真正的持续的用心服务用户,精耕细作,创造用户价值,构建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能打造“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