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二季度GDP增幅达7.9%,结束了自2007年第三季度起连续7个季度的降势。而影响上半年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投资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净出口下拉GDP增长2.9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反应给我们的形势是振奋人心的,距离“保8”的目标是十分接近的,这说明中央对于应对金融危机制定的一揽子计划都是很有成效的,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态势,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然而,国家经济的增涨稳定了,可百姓生活的质量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就造成了,经济数据上的美好与日常生活负担加大带来的矛盾。举例而言:
一、收入增涨幅度不大
在经济数据里有一个非常让人惊喜的一个数据,即“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而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
然而,实际上普通百姓的收入并未能够显出如此大的增长幅度,并且许多企业都采取了减薪来应对危机的手段,普通职员以及高级管理干部的收入均有所下降。所谓的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离退休金”、“价格补贴”、“赡养收入”、“赠送收入”、“亲友搭伙费”、“记帐补贴”、“出售财物收入”等等,其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也在于其基数比较低,给人们带来的实质性财产收入并不明显。
二、消费支出能力减弱
国家在应对危机时,考虑到了出口对于经济贡献的负面影响,主要把步调定在了“消费”和“投资”上。从数据上看,消费对国家经济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一季度的时候消费唱主角,在6.1%里面占4.3%。并且,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7.8%,环比下降0.6%。然而,普通消费者却时刻感受着水电费、油米面的提价,以及汽油价格的几次增涨等情况,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生活成本的增加是明显的。
三、就业问题依旧严峻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都效益不好,而务工的人员就业问题是十分严峻的。从数据上看,二季度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只增加了2.6%,而且这大部分是在西部增加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十分严峻,许多学生就算“零工资就业”的机会也比往年少了很多。
四、住房消费依然过高
我们都知道,在CPI的统计里是不把“商品房价格”算入内的,所以,房价的上涨并没有体现在内。然而,所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都知道,房价上涨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大城市的房价上涨的幅度是又快又高的,个别楼盘甚至超过了30%以上。而政府已经“骑虎难下”,依赖于房地产行业对于经济的贡献,无法大力压制房价的上涨。但是,这种“房地产经济”是会产生泡沫的,一旦房价下降将会再次引发金融海啸的到来。所以,这种投资性的房地产是有一定弊端的。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将房价炒高,真正有住房需求的百姓,却面对高房价苦不堪言。
五、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大
中小企业对于国家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已经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国家四万亿的投资以及数以亿记的贷款实际流到中小企业的额度是很小的。这是造成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困难之一,中小企业不发展就将成为就业的阻力,这是个循环的问题。
综上所述,尽管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是非常利好的,但实际问题也依然客观的存在。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下半年的情况还是很乐观的,尤其是九月、十月的黄金月对于经济的贡献也将会很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