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红旗”能扛多久?


    3000点、3100点、3200点,新高不断产生,股指的“红旗”越插越高。而随着新高频出,市场的风险同样越来越大。

    如果从去年的低点算起,截至本周四收盘,上证指数的最大涨幅高达93.46%。即使是按照牛年的行情来测算,股指涨幅亦高达76.90%。显然,短期内市场的上涨堪称强劲。

    去年的股市一片凄风苦雨,今年却是艳阳高照,此一时彼一时,毕竟不可同日而语了。去年监管层出台诸多措施救市维稳,又是降印花税,又是批量发行基金,可市场丝毫不买帐,指数亦是越救越低。今年对于股市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具体措施,然而股指却“牛”劲十足。特别是,在股指攀上3000点的大关之后,3500点、4000点又似乎成为下一个目标了,也凸显出市场“好高骛远”的一面。

    如果说去年股市的重挫,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以及此前股市泡沫被吹大后的结果,那么,今年股市的大幅上涨,更多地表现在对于宏观经济复苏的预期上。事实上,在救经济救股市措施频出的背景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毋庸置疑。但是,如果认为经济已经复苏,则为时尚早。

    今年股指能够持续上涨,与央行大幅释放流动性关系密切;与新基金在财富效应的影响下吸引场外资金的青睐不无关系;与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基金从此前的看空转入做多不无关系;更与市场几乎一致地看好不无关系。

    当新股IPO重启没有阻止股指前进的脚步,当今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支撑着市场信心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后市的时候,当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已处于高仓位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投资者应该重点防范市场风险的时候。

    目前的市场似乎正在重演着2007年的那一幕。在题材股、重组股遭遇暴炒之后,市场资金适时地转向了权重股与蓝筹股,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再次出现。而且,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基金的发行重现“一日售罄”的盛况。一切的一切,与当年是何等的相似。历史不可能简单地重复,但却往往惊人地相似,目前的市场正是如此。

    吸足了筹码的机构投资者,如何兑现盈利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就像当年股指处于5000点之上时,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基金仍然还在“拼命骑马”一样,目前股指的涨幅虽然巨大,但显然还有后劲,因为机构投资者还需编造动听的故事,以吸引跟风盘的进入,进而将筹码脱手,从而实现帐上虚盈到实盈的华丽转身。

    股市“红旗”能扛多久?至少在目前看来,已经不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毕竟股指的涨幅早就透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笔者以为,主要看机构投资者的如何表演。尽管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比重随着大小非的解禁而逐渐下降,但其市场的话语权却是不可抹杀的。一旦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开始兑现盈利,而股指也开始出现调整,大小非的减持将更加疯狂,如此必将产生恶性循环,反过来又将加速股市的大幅下跌,市场系统性风险将随之而来。因此,在股指处于相对高位的现阶段,时刻保持一份谨慎心态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