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周帆专栏:开发商过度冲动易致“疯狂求败”
无论是经济的复苏带动了房地产,还是房地产的回暖推动了经济的复苏,我们姑且不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业又热闹起来了,甚至可以说又“疯狂”起来了。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不明朗,中国的家庭储蓄与GDP之比一直维持在20%上下,而企业和政府储蓄则在上升,在储蓄居高不下的消费环境下,国家在想办法拉动消费,以刺激经济,但效果不彰。尽管如此,我们仍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房地产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正在加速发展,中央政府也在进行结构调整,在扩大居民消费,降低总储蓄率不明显的情况下,只有转而求其次,想办法进一步扩大投资率,并且有可能通过城镇化的投资发展来创造消费环境与条件。另外,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的历史发展阶段,人口结构呈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完全可以闭着眼睛下个结论:房地产前景是乐观向上的。
在房地产掉头向上之际,“顺周期效应”马上就突显出来了,所谓“顺周期效应”是指市场高涨时,交易价格高企的诱因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高估。房地产刚刚开始有了点阳光,许多开发商就开始“疯狂”起来了,一些实力企业纷纷圈地,以至令“地王”频繁出没,“面粉贵过面包”的市场现象在重演。记得前些年,楼面地价高过楼价,仍然被房企疯抢,后来赶上经济危机,楼市下滑,“天价地”便成了一些房企的沉重负担,这种历史疮疤还没有完全恢复,今天又在上演“地王”抢夺战。楼市刚现曙光,一些开发商就开始祭出捂盘惜售、疯狂涨价的招术,过去一年多的低迷还没有让他们清醒过来,给人的感觉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开发商过于感性而丧失理智,容易冲动,动不动就拍案而起,这让笔者有种隐隐的担忧,害怕开发商的这种“顺周期效应”的过度冲动,可能导致“疯狂求败”的结果,何况楼市是否真正回暖,还有待求证。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沉寂,开发商应该腾出些时间,好好梳理一下思绪,更多的应从做企业的角度出发,认认真真把企业做好,通过基业长青去谋求发展,而不是完全依靠市场机遇去险胜,要知道,所有的市场机遇都是痉挛性的,时有阵痛、抽搐发生,并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抓机遇、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是聪明,做企业练内功、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则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