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史 杂 论(三)
信息化时代的思想方法变革
2009—6—
信息技术深入到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所有的方面,从而产生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必然改变人的思想方法和认识观,还将从理论上创造新的方法论。对此还很少有人清醒的意识到并予以清楚地说明。为了推进新的方法论的产生,促进人们的思想方法的转变,本文尝试做一点说明,供各方参考。
(一)信息化改变了认识的对象和认识方法。
认识对象是决定认识方法的首要因素。人的认识方法是根据认识对象的形式和变化而确定和改变的。决定和改变人的认识方法的因素很多,但认识对象则是第一位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方法论的首要因素。
在大工业时代,认识对象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直接确指的事物。因而认识方法是针对物化对象的,认识方法自身在应用中也是相对不变的,一种方法可以完成对对象的全部研究认识。如系统方法。
信息化将认识对象由事物转变为事物的变化过程。认识对象不再是可确指的事物。信息技术可以时刻追踪和记录事情的变化过程,可以直接的看到各种变化形式及其因素,看到事物之间的无数的联系。信息化使得单纯的认识对象失去了意义,而把认识的对象改变为认识事物的过程及过程中所有要素的相互的作用,就使得认识成为真实的客观的。
认识对象由事物转变为事物的过程。这是革命性的变化,根本的改变了人的认识方法。
(二)信息化使得认识模式发生改变。
传统的认识模式是直接针对物化的对象,划分和解析对象内部的矛盾,然后研究事物矛盾及其形式的发展,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就算完成了认识过程。这种“矛盾——本质”的认识模式局限于孤立的事物范围,认识难以进入更宽观和更深入的领域。尤其是难以判断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所有的研究都承认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但是在具体的讨论中,对于主要矛盾的认识常常各有各的认识和说法,难以统一。原因即在于脱离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就不可能认识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是变化的。毛主席在他写的《矛盾论》中,曾经讲到过主要矛盾是在过程中的,但是没有讲明如何在过程中把握主要矛盾。在当时缺少信息的条件下,也不可能说明对过程的认识方法。
信息化的认识模式,是由认识事物的过程开始,按照过程的进度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作用关系以及各种条件,直接通过对象的发展规律来认识对象的特点和性质。由于认识是按照一定的过程顺序展开的,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的发展和转化以及性质的变化,来认识对象的,因而认识是更加客观和真实。这种崭新的认识模式,对于认识复杂的客观对象非常适应与适合。有利于把握不确定性较强的客观对象。
信息化条件下认识模式的更重要的变化,是必须将回顾式思想模式转化为前瞻式思想模式。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回顾式的模式,对任何事情尤其是新事物都要回顾式的思考,看看以前是如何做的,又没有先例等等。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这种回顾式思想方式就不适应了。中国人不喜欢做规划,也不善于做规划,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前瞻式思想方法不强。
(三)信息化改变认识的判断标准。
传统的认识方法是以对象的本质作为判断标准,用本质来确定它的作用。由于事物或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事物的作用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若仅仅以本质作为标准,就难于对在一定的条件下它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做出客观的判断。比如袁世凯的本质是封建官僚,但是他个人在辛亥革命前,主
信息化条件下,判断事物的标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在一定的过程中与其他各方的关系。事物的性质不再是初始就定死的,而是变换的。这就与以前完全不同了。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对国民党的判断就不同。不仅是从国内的阶级矛盾让位于中日国家的矛盾判断,而且从国民党在抗日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判断。信息化的认识模式和方法的改变,使得判断事物的标准依据改变为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当然,关于“什么是科学”的问题也重新提出来了)
(四)信息化条件改变了认识工具方法。
在信息化之前,认识工具方法就是既定的知识和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大多是由认识的对象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确定性。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以知识的多少和运用逻辑来确定。而运用知识的方法则因思想方法的差异而不同。在旧时代,常常是学生难以超过老师。因为老师的知识积累丰富,经历多思想方法较为灵活,知识就运用得活。
在信息化条件下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过程,要求按照过程的要求使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这些方法和知识要随着信息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和发展。因此,认识的工具方法是知识和信息和方法的统一“关系”。信息可以发展改变知识并引导知识的组织运用,知识可以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和知识的关系不断的变化。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认识的工具方法不再仅仅是知识,而是信息和知识的统一关系。
信息化条件下的认识方法要求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和哲学性的统一。这与以往的认识不同了。以往认识的方法主要讲求科学性,不重视认识的哲学性和艺术性。艺术性不被作为客观认识的方法,而当作主观的方法,不懂得艺术性联想也是认识的重要方法。可以说没有艺术性认识方法,就没有信息化认识,就不可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我们很多人的认识还是传统的“科学的”逻辑的单一的直线性的方法,还不懂得事物之间的无限的联系,决定了认识方法不能够是直线的。
(五)信息化条件下认识主体地位发生变化。
在信息化以前的时代,认识主体是外在于认识对象的。这是由认识对象的确定性和认识方法的直线逻辑性的统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的正确性依据于占有信息知识量的多少。相对来说,年轻人和下级占有的信息知识少,认识的局限性就大些。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认识对象是无限的联系和无限的过程。每个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认识地位和角度不同,出现了许多“测不准”和“不确定”的情况。惟一正确科学的方法就是认识的主体要随同认识对象即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而调整改变自己,使认识主体成为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外在于认识对象了。同时认识者不再仅仅依据现成的系统方法去认识对象,要运用艺术的方法去设想认识对象的发展。这时认识主体就必须独立自主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会被人看得起,就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年轻人的联想力强,更可能会产生正确的认识。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到许多专家把自己作为外部的认识主体,去研究分析各种情况和因素,同时缺少艺术联想力,从而制定的政策和策略不能适应危机的变化,使得政策和措施事倍功半。
(六)信息化条件下认识发展的规律改变了。
过去讲认识的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提升。
在信息化条件下,认识的规律发生了改变,应该是“判断——选择——组织——判断——选择——组织”的规律。(这是我的猜测)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首次提出“网络世界,查找为王”的预言。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信息化条件下,认识方法和叙述方法统一起来。过去不是这样的。马克思曾经讲过研究的方法和叙述的方法不同。马克思为了使工人阶级懂得他的资本学说,按照叙述逻辑的方法编写。叙事的方法为了交流方便,前因后果的逻辑性很强。但是直线性的逻辑方法,不是事物的自身发展的逻辑。事物的发展是非线性的,因而研究的方法是不是直线的逻辑。所以当许多人仅仅读了《资本论》、仅仅会用直线性思考问题时,就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时,马克思却说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总之,信息化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