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先进性需要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保持先进性需要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还指出,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灵魂,整个党的发展史表明,只有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明显发展时,中国共产党才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党的事业也才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并能取得伟大胜利。在红军时期,党的领导权被教条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篡夺,他们照抄书本,照搬苏联的革命方法,使本来很好的革命局面几乎损失殆尽,红军被迫长征。在长征途中,党及时认识到了错误的根源,推举毛泽东同志为主要领导,带领红军摆脱险境,到达了延安。在延安,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巨大发展。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同心同德,带领全国人民一举取得了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思想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尤其是***的发生,使得国家陷入内乱,经济发展停滞,这实际是当时的毛泽东思想已经陷入停滞,指导思想的偏离给国家带来的灾难是有目共睹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迫在眉睫。

***以后,邓小平同志针对错误的教条主义——两个凡是进行了坚决抵制和反对,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使党的指导思想重新回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之上。邓小平同志运用实事求是这一法宝,果断拨乱反正,取消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邓小平同志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到20世纪90年代全面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正是邓小平理论的提出,才有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格局,才有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人民已经基本摆脱贫困,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总结了党80余年来的革命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而提出来的,他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其目标和任务是为了使党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保证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了先进性。“三个代表”作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肩负着历史使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它必将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迎来新的高潮。

社会在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业,马克思、毛泽东等经典作家没有这样的论述,邓小平理论也只是勾列了大的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这样,为新时期国家建设指明了大方向,要完成这一事业,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 要永远站在时代最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需要我们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在“三个代表”基础上,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的发展需要指导理论不断的与其适应,需要理论在解决新问题上不断有新的符合实际的答案,是现实的需要决定着理论必须不断发展。党要保持先进性,必须不断地对新情况、新问题 给于符合实际的回答。
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注意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性,也是指彻底性,理论不彻底就不能说服群众,就不会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需要也是高速增长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群众对其需求和要求也是很高的,不彻底就不足以满足群众需要。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全面地发展,会带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的进步,发展不彻底,先进性就不会明显,就与保持先进性相悖。因此发展马克思主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根本上要注意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性、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