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十二)
范蠡的商业经营思想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楚国人。曾辅佐勾践灭吴复国,官拜上将军,后去齐国,“齐人闻其贤,以为相”。不久,又弃官到当时的商业中心陶经商,子称“朱公”,人称“陶朱公”,由于他善于经营,后来成为“天下富翁”。范蠡做生意重视预测,强调掌握时机,他说:“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他认为应根据供求情况来判断商品价格的涨落,即所谓“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提出价格涨跌有一极限:“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一贵一贱,极而复反”。主张所存商品在价格已贵到适度时,应把它当作粪土一样立即抛出——“贵出如粪土”;在降到一定程度时,应把便宜的商品当作珠宝收进——“贱取如珠玉”。范蠡能注意加快商品和资金的周转,“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主张“无息币”,即不要把货币滞压在手中。他提出对价格要加以控制,认为“平籴齐物”是“治国之道”。
范蠡的经营思想及经济管理哲学逻辑即便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一定的思想光芒。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研究的市场规律、市场经营原则、市场竞争等不都在遵循着他所主张的“市场供求”原则和关系吗?(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