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历练和见识的增长,现在环视四周,竟都是恶邻,北边俄国名义上的朋友,实质只占好处不吃亏,明里笑脸相迎,称兄道弟,暗里反脸不认人,口蜜腹剑;东边日本世仇,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的旧恨未雪,又添侵华战争新恨,再远点的,明朝时,倭寇对我海疆多有扰攘;西邻,曾是手下败将的印度竟以胜利者的姿态耀武扬威,扬言一雪前耻;再回顾南方,以越南为首的一群魈小鲸吞蚕食,大肆掠夺我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资源。
如果只说近处,大可以认为,近邻必争,那么说远一点,太平洋对面的美国用尽一切手段,在一切可能的场合让中国难堪,为中国设套,下迷药,巧取豪夺。大西洋那边的法国,无缘无故找中国的麻烦,欧洲的三流国家土耳其,居然也敢旗帜鲜明地支持东突;太平洋那边的另一个国家,用间谍令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居然也敢理直气壮地向中国施压。
想我泱泱大国,号称人口世界第一,号称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号称经济规模世界第三,周边邻国没有一个具备中国这样的资源禀赋,居然受尽四邻凌辱,作为国民,国家不为国民争取尊严,国民又如何以国家自豪?
我相信如果某些人要解释,可以随便找一万个理由来证明目前的现状的合理性,他们可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地强大,可以说还没有准备好,可以说我们不明白国家领导的深谋远虑,甚至只需要说一句:你只是个片面的愤青,便可以推翻我前面所说的一切。
然而,我相信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认同,造成目前现状的,绝对不是偶然的,也不可能是外部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只能是:我国僵化苍白对外政策。
下面,我将尝试从博奕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当前对外政策,个人的见识终究是有限的,不足之处,请各位网友指正。
国与国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博奕,博奕的结果有三种:正和,零和,负和。而博奕的手段,其实说是我上面所指的对外政策,这些手段,包括政治(外交归属政治里面),军事,经济,文化。
事实上,我是个进化论的信奉者,因此,我相信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博奕产生正和的结果的只存在某一个短暂的时间段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援越抗美,在一个短暂的时间段里,越南确保自身不被美国侵略,中国避免了战火烧到国内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可以勉强的称之为正和。自然,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主要矛盾很快发生转变,曾经的兄弟,很快刀兵相向,战争打得比对付美国人还要惨烈十倍。这就是利益,人是自然界里极渺小的一分子,人的第一特性是自然性,因此,在利益面前,如果个人还存在社会信仰,道德观念而有所取舍的话,那么集体所体现出来的绝对是赤裸裸的自然性。所以,两国之间出现正和的博奕结果只存在于一个很小的时间段里。
出现负和的结果的情况,在两国博奕的情况下同样很少,因为这意味着两败俱伤,这种情况通常只出现在势均力敌的两国全面竞争条件下,但如果两个势均力敌,在现代社会几乎不可能出现全面竞争。
因此,我认为,当前绝大多数条件下的博奕结果,都是零和的,你损失,我利益,我损失,你得利。譬如,过去二十年,越南占领我南海岛屿,掠夺资源,越南得利,我国损失。虽然这二十年我国总的国力是提升了,但这个层面范围内的博奕,我们却是输了。
我之所以费那么多笔墨论述博奕的三种结果,是要告诉某些人,期望世界大同,是很傻很天真的,而我这一结论的根据是:自然性,在集体中起支配作用。
国家是集体的最高体现,因此,也是集体自然性的最高体现,因此,国家必须最大限度地为国民争取利益,无论是实质性的,还是虚拟的,无论是金钱,还是还是荣誉,都是国家必须为国民争取的。
我和多数中国人一样,对日本及日本人恨之入骨,但不能否认,日本历界政府为日本国民不择手段地争取利益,是受到全体日本国民的拥护的,甲午战争之前,全世界最先进的吉野舰原本打算卖给清政府的,当时这首靓的价值约等于清政府一年收入的40%,但清政府为给慈禧建园祝寿,把国库用空了。这首舰价值日本一年多的政府收入,日本全国节衣缩食,明治甚至不吃正餐,很多日本女人甚至去做妓女为政府筹钱,硬是把这艘舰买下来,就是这艘吉野舰,把北洋水师打得全军覆没。
四十年代,侵华战争,日本女人又一次集体卖淫筹款支持战争。我们的政府教育我们,大多数的日本人是热爱和平而且反战的,能相信吗?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德国,当时希特勒让欧洲闻风丧胆,如果没有德国人民的支持,德军能有这样的战斗力吗。可见,无论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为国民争取利益,都会得到国民的拥护和支持。
我们的政府必须利一切手段为中国国民争取利益,这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的对外政策,到底是为谁服务,是本国国民,而且是不择手段地。
因此,反思对外政策,必须放弃无谓的道德标准,要记住,道德只适合对内治理国民,对外是博奕,博奕是不讲道德,而是讲实力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样的通过实力对话而非道德谈判的。政府对内行德政,对外施强手,是包括中国历代强盛皇朝和世界所有强大国家的历史经验。对内无德,对外软弱,是世界所有灭亡政权的历史教训。
对内行德政,我将在另外的文章里说明,反思对外政策,才是我在这篇文章里要重点讨论的。当前中国在区域内的地位,相当于美国有全球范围内的地位,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十分有利于当局者借鉴的。明白人都一眼看出,美国人的道德标准,只用来给别人参考的。美国不是一个具备传统美德的国家,美国只是一个务实的国家,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为国民争取利益,美国因为拉登一个人,发动了对阿富汗一个国家的战争,美国因为石油,发动了两次海湾战争,对阿战争,为美国国民赢得尊严,海湾战争,为美国国民赢得利益,美国人均收入数十倍于中国,但汽油价格比中国还便宜,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道德减少一点,立场坚定一点,政策鲜明一点,行动果断一点,手段强硬一点,压力持久一点。
道德减少一点
当局者引述全世的报刊向中国人民证明全世界都在谴责美国,尽管我也相信,但我不认同。只有懦夫才搬出道德标准,因为国与国的交往,归根到底,就是丛林法则下的博奕。道德管屁用。为什么我要求首先放弃无谓的道德标准呢,就是因为我们当前的对外政策中,太多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矛盾表现了。
举个例子,萨科齐这种小人,以参加藏独和奥运为要挟,上窜下跳,当局者事事被动,一时一个表态,这场戏实在难看,最后,萨科齐又反脸了,纵观全局,13亿中国国民被萨科齐耍得团团转,其实萨科齐这种小招数根本没有什么筹码,要是对俄罗斯,他敢玩这种把戏吗,要是中国对外政策硬朗一点,鲜明一点,他敢玩这种把戏吗?如果中国在一开始的时候明确表示:萨科齐如果继续以藏独和奥运作要挟,中国将拒绝他本人和部分法国官员入境,他敢这样玩吗?如果中国还顺便查查法国企业在华的违规行为,他敢不来认错吗?国与国本来就不是道德的关系,用道德去打击萨科齐这种不要脸的人,有用吗?虽然萨科齐的支持率不高,但起码在这一点上,法国国民还是为他加分的。所以,道德有用吗?
中国法国本来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萨科齐为何还千里迢迢来耍把戏呢,利益,还是利益。要诀啊,丛林法则是不讲道德的。
立场坚定一点
立场坚定,是光靠外交部坚决反对表态一下主有用的。当年越南战争,毛主席表态,不准美军越过北纬14度线,于是美军就不敢越过了,我看来,“不准”比“反对”要坚决得多,效果也好得多。现在外交部多次反对,越反对,越没用,别人越得意,越过分。可见,“反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连一个小小的韩国,都敢不顾反对,飞象过河,过来抢长白山。
越南数年来在反对声中,每年在中国南海偷采数百亿美远的石油。所以,我认为,反对是一点作用都不起的,要象当年毛主席那样,划一红线,用“不准”这个词,然后补充一句,越过红线的,不保证安全。海监来不及抓的,用飞弹轰掉也可以,令出必行,令才有效的。看谁敢冒险到我家门里采石油。
越南是兵民不分的,因此,兵民一样对待,见了就抓,逃的就轰。敢划红线,就叫坚定,不敢划红线,就不坚定。
政策鲜明一点
什么叫政策鲜明一点呢,住在我家附近的人,正常交往或不交往的叫邻居,关系好的叫朋友,关系不好的叫敌人。政策鲜明一点,就是要把邻居,朋友,敌人区别对待。象俄罗斯这样,有贼心有贼胆,但没有闹翻,大多时间时间还能合作一下,这种叫邻居只要不翻脸也可以叫朋友。象印度这种有贼心无贼胆还被修理过,后来和好了好一段时间,这种叫邻居。象巴基斯坦这种叫朋友,象日本,越南这种叫敌人。
邻居,朋友,敌人要分得清,不能拎不清。美国就分得很清了,象英国加拿大叫伙伴盟友;德国法国韩国叫朋友;中国,俄罗斯叫假想敌;伊拉克伊朗朝鲜叫敌人。
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没有朋友就没有敌人。不能没有朋友,也不能没有敌人——交友立德,制敌立威。美国就深谙此道了,没有敌人,也要创造敌人,知道什么叫鲶鱼效应吗?杀鸡是给猴看的,明明确确告诉你,俺家的奶酪是动不得的。一个大国,总是想做老好人,结果别人想的,都是怎么劫富济贫,看一帮南海魈小,捞的油水还少吗?
分清敌友,不能总是浑浑沌沌的,这个捅一下马蜂窝没事,搞得个个人都想捅一捅,这叫诱人犯罪。对朋友要象春天般温暖,对敌人要象冬天般严酷。
制敌立威,立威而正规矩;交友而立德,立德而诸候至。
行动果断一点
有政策没行动形同作废,我们不能总等人家挑衅挑到眼眉睫还慢吞吞地抗议。不能瞻前顾后,人家来惹你,不会等你做好所有准备才来惹你的。象我在上面提出的对付萨科齐的措施,如果一开始就果断表态,后面决不会有那么多事的。患得患失的心态,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最有害的。既然他萨科齐不顾后果,我们还顾什么后果?
又如钓鱼岛,日本人第一次登岛没有行动,人家修灯塔也没有行动,人家撞翻香港的保钓船还是没有行动,结果不但国内人冷了心,国际上,人家得了先手,外国人几乎都以为钓鱼岛是小日本的。我操,多么可恨啊。
大国有大国的优势,应该果断,甚至应该主动点,不要总让人把火往自己身上烧。别人可以制造事端,凭什么我们不能在别人家里造点事端?
手段强硬一点
手段要强硬一点,不要总在抗议,也不要总停留在暂停访问阶段。对敌人要狠,不要试图去教育敌人,与敌人是没有共同语言的。不要总想着寻求国际舆论支持,一万人声援也换不回来失去的东西。也不总害怕世界舆论的谴责。当年打越南,至今除了中越国民之外,还有多少人记得?与自己无关的事,人们总是健忘的。所以,对敌人不必教育,要教训!要打!要打痛!打残了最好!让他一辈子都怕你最好,消灭的话,完美!!!
选择敌人,是一门艺术,作为大国,有条件搞好这项艺术,因为选择敌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制敌的目的在于立威,因此,尽管中美互为假想敌,但不能昏了头,真的打起来,事实上我不相信中美有任何理由直接打起来,因为这是两个有能力独自毁灭地球的大国。国与国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博奕,因此没有“费厄泼赖”,美国把阿富汗,伊拉克欺负了那么多年,没有人在乎是否胜之不武,因此,实力悬殊的对手最好,能生吃的最好,我看越南就很合适。这个国家够无赖,不把它打痛打残,是记不住教训的。有了这一个样板,大家都会记住谁做庄的,从此南海可以无事了。
象印度这些国家,想当贼,也要看看实力。偷鸡不成亏把米的事,总没人愿意做的。
压力持久一点。
中印战争,一打完就辙,可惜了;打小越南,刚刚打完,又握手,小越南长不了记性,可惜了。对外政策是应该灵活,但对敌人,应该稳定,持久地压制,让他鸡犬不宁最好。
英国人离开印度时,硬是把印度拆出巴基斯坦,因为英国人知道有朝一日印度必将强大,印度的国土,人口决定印度超过英国只是迟早的事,于是一分家搞得两家永无宁日。这就是明的压制手段。同样的还有西方国家支持台湾,西藏,新疆东突分子。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容易忘记仇恨不是一件好事,日本几十年前把中国欺负得那么惨,现在的年青人去媚日,难道是好事吗?以色列人至今还在追杀当年的纳粹分子,这不能为他们赢得赞美,但却赢得尊重。
中国一旦确立了一个敌人,应该象美国一样,用一切手段去打击他,制裁他,让他两代人都走不出阴影,要毫不减弱地长期压制,让他没有翻身的机会,象美国对古巴就是这样。别人不赞美你不要紧,他怕你就行了。对敌人越狠,你的敌人就越少。这数十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发动和参与的战争比中国多得多,但朋友不见得中国少,中国处处做老好人,反而把邻居培养在成为都想咬口肥肉的恶狼,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