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学说在解释世界的时候最强调的是人们的感性认识,认为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感性是理性的基础.是理性得以真实反映社会与自然的前提.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学说更是一部最辉宏的,充满人性色彩和人性特征的历史剧.马克思全部理性思考都来自于在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不公,欺压,悲惨,残酷的愤慨,所以马克思所有思考都是从感性认识所体现出来的目的开始的,理性思考的目的完全是为感性认识的目的服务的,从马克思学说的历史与现实的作用看马克思学说中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感性认识中的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思想.而马克思学说中的理性思考却依然没有摆脱前人理性思考空想.的色彩.甚至在理性方面的思考被导演为被全世界所有复辟封建主义的势力所利用和歪曲的历史.
二,马克思的方法论已经被证明是不能用来解释世界的武器.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结果是无法推导出任何可以成立的定理.且唯物论与辩证法是自相矛盾的无法统一的解释.唯物论的物质第一性的区分方法是以偏概全的方法,辩证法成为怎么解释都行的诡辩者的最好武器.甚至比起系统论与唯心论,马克思学说都更无法对任何假定提供明辨真伪的依据.而在马克思感性认识里,恰恰提出了比宗教更接近真实的真理观点----人类社会的共同意志即真理的基础.
三,马克思对马克思前的人类社会历史从感性认识出发,在感性认识中得到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历史上最深刻的规律性揭示.而对未来社会的蓝图勾画因为没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导致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理性思考没有实现真实的把握.甚至在其全部著作了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论述也是极其苍白的.马克思的伟大来源于他的感性认识基础,马克思的局限来源于马克思的理性思维.从资本社会前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告诉人们到目前为止的人类社会历史都不是人为杜撰的,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的假设是杜撰的,这是为什么马克思的伟大(感性)最后堕入了空想泥潭(理性)的原因.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原始的看都是有喜怒哀乐的,从感性认识中,马克思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罪恶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这是马克思为什么能站在公众立场,利益,愿望的角度上的原因,而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导致的最终结果正是理性化的原因.结论:理性思维,感性思维,机缘思维,感悟思维及有些自然暗示性思维等,人类的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多种多样,任何强调其一而否定其余的做法都必然导致以偏概全的结果.感性是基础,是真实,理性在确切把握感性的基础上可能会导致正确的结论,也可能照样导致错误的结论,这全在思维当时的机缘性因素.这一点更多的科学家所揭示出来的可以比马克思方法论得到更精确的自然定理那样的实际例证不胜枚举,一个人没有读过多少书却成为科学家而很多大学几十年里却无法培养出一位科学家的事实可以说明思维方法的广泛性是人们从不同方式思维所得到的结果都可能具有合理性.
四,任何对人性的预设都可能导致对人性的颠覆,人性的原始性是人性的基础,人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并不是人性的发扬,而是人类由于其独特的非动物性方向的发展正在背离人性的基础,人类必然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充分的认识到离开人性基础发展的方向是极其危险的发展方向.思想家的任务就是揭示出这种发展方向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危害性和灾难性后果.从私有制开始的以占有为目的的,囤积居奇式的,家庭式的,婚姻式的等等痕迹中我们看到人类的动物性越来越缺失.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已经到了人类走向非动物性的边缘的最危险的境地.人类甚至产生了大批生活仅仅是为了兜里的钞票更多这个最单一的内容.除了钞票,人的情感正在那些人的脑袋里丧失,享受人生快乐已经不在是那些人的人生目的,情感甚至对家庭成员之间都已经被凝固.人类的爱情甚至都被颠覆到仅仅为了满足性的要求(马克思也有卑鄙----"爱情是什么?爱情不过是精虫作怪罢了"一语竟然出自伟大思想家之口.)而动物性对爱情的感觉也绝不会堕落到仅仅剩下精虫所代替的那种感觉.一个没有被金钱完全颠覆的人,他无论不会仅仅体会到这样的人性结果,在实际生活中正常的人们的爱情总会以更加珍爱亲人的那种感情继续延伸,使很多人能相互陪伴走完人生旅途.爱情的结果就是更深刻的感情为爱情延续着人生的美好.即使同事,朋友,人们之间也是存在情感的,这样的情感也会延续,使人类社会的生活得以在交流中感到人生的美好.而私有制的发展正越来越将人们封闭在金钱和私利的桎梏中,所以未来即使无法消灭私有,人类也必须以整体的力量限制囤积居奇式的生活方式,在人人有保障的社会发展中使人们的人性得以恢复,使人们的生活仅仅是为了幸福,而不是为了印刷的纸片.所以人类的生活不能仅仅依靠理性维持,那才是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幸.任何过分强调理性或感性都是以偏概全的.为什么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孩提时代是人生最幸福,快乐的时代?因为孩提时代是人生首先以感性面对的世界.这也是孩子们能更多对世界产生好奇心的时代,而现在中国的教育最失败的原因恰恰是为了给孩子们灌输所谓的知识,而全面扼杀孩子们一生中最需要的好奇心满足的时代.
五,对未来社会的预设本人已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延伸思考中予以说明,就不在这里多说了,但是社会形态的不可杜撰性应当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不可杜撰性不简单的等于不可预示性,不可杜撰仅仅是不可在所有社会成员不承认的情况下强行为社会制定运转规则,任何杜撰都无法替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渐进式,过度式以及需求的全面性规则.思想家和理论家更多的任务是要发现人类社会生活中颠覆人性与社会性的弊端,并提出克服建议,但社会能不能采用,那需要社会成员的认可,而不是强加给社会生活.任何强加给社会生活的理念都无法使人类社会和谐发展,都是社会动荡的根源所在,这是所有社会发展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的客观事实.所以任何强加都是对人类的反动.
六,我们不排除人类社会实现私有制度消亡的可能性,但是私有制消亡唯一的,必要的条件是家庭的消亡,人类社会历史自家庭产生以来在给人类带来稳定生活的同时,也的确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多非人性化因素,人们在家庭的禁锢下自由被亲人所扼杀,交往被家庭所限制,情感被占有所替代,人性被家庭所摧残.私欲被家庭所膨胀.这些都是不争的人类生活的痛苦所在.但是消灭私有化不是消灭所有差别,消灭私有制更不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和按需分配,家庭的解体也不是社会的无序,更不是亲情的伦丧.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性得以更完美的张扬.
<马克思主义预设说批判>
评论
4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