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财赤危机归根到底还是官僚主义危机
作者:韩和元
美国加州近期的作为,使我完全理解了里根总统在他就职时所发的感慨了,他在他总统就职典礼上说道:“就目前的(经济)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同样好莱坞出身的阿诺.施瓦辛格为里根做了最好的注脚。
施瓦辛格近日说,该州本财年的收支缺口急剧扩大260亿美元。而更多媒体关注的却是州长以打白条形式给他的公务员发工资。其实,地方政府破产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也不是经济危机下的特定产物。那么这次加州财政危机的深层次问题何在呢?我想其官僚主义应该居功之伟的,这个如独立核算,其经济总量亦可挤身世界前8的经济强州,其财政困境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该州政府机关的臃肿和低效。曾如最近一期的《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那样,没有哪一个州的政府有这么多职能重叠的部门,也没有哪一个州的议会如此派系林立。
我们知道在公共部门,失败的管治,往往是增加资源的借口;劣质的管理没有被取缔,优质的行政也没有得到应得的奖赏,久而久之,公共部门就容易出现鼓励浪费,因循怠惰的官僚文化。这次加州财政危机的祸首就是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美国的官僚文化,在其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调整方面的表现,就一览无疑。这次危机的肇事者--次贷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与1980年代的米尔肯垃圾债券有很大的差异,但其本质却是一径的,如果说,1980年代米尔肯的垃圾债券的崩溃是监管落后于创新,那么这次的次贷风波,只能够说明美国政府的失职,至少是管制的失败。美国要想在危局中有所突破,那么他们不得不想想过去是否在方向的把握上出现了问题。
美国财政部7月13日公布的数据,2009财年前9个月,美国政府财政赤字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美国日益严峻的赤字财政仍引发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令此前关于政府赤字财政问题的争论更加激烈。其实,对于赤字财政的争议,其核心在于政府边界的问题,即自从今年年初以来美国实行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后,很多人开始担心政府权力膨胀,他们开始讨论经济拯救的边界问题。权利膨胀的政府是否有助与经济发展,这本身就是很值得商榷的事情。
这一点在加州,则表现的更为明显,此前加州是美国最具活力的州之一,在经济尚处于繁荣周期时,权利膨胀的大政府弊病也就被繁荣暂时的掩盖住了。而一旦经济进入经济萧条周期,此时人们对社会保障,譬如更完备的医疗、教育、事业救济等公共产品更为需要,此时,权利膨胀的大政府的低效也就展现无遗,它不仅不能较好的为民众提供这些社会保障,反而会加剧那些本应享受到的社会保障的流失----加州庞大的财政赤字,导致洛杉矶联合学区不得不取消大部分夏季课程,就是最好不过的证明。
这次的加州的财政危机,充分的说明了权利膨胀的大政府所带来的官僚文化及其导致的低效正是束缚经济再发展的罪魁。反观与加州并齐的,美国西部双生的另一要州---得克萨斯,该州之所以在此次危机中得以很好的应对经济衰退,跟它的的小政府经营不无关联,它的失业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两个百分点,房产强制收回率则更是全国最低。而再反观加州,它的失业率比底特律还要高。两相对比,我们可见,克鲁格曼的“付诸强硬的凯恩斯主义”以及国有化理念,除了孪生官僚主义和低效率外,仿佛对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助益。
对于当前加州政府的困局,我个人认为,回归“里根主义”的做派很必要,其中内政方面尤值得当前美国的政治人物学习---那就是,透过赤字预算,制造财政压力,迫使官僚部门去节省开支,以此来‘饿死’官僚怪兽。
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上任后首要工作,是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局。当时,不但通胀、利率和失业都处于高位,联邦政府亦已经臃肿不堪。里根起用David Stockman出任财政预算总监,处理膨胀的开支,另一方面支持联储局主席Paul Volcker以强硬手段处理通胀。里根大幅削减个人所得税率。当时主流经济学认为,减税会造成高达千亿的预算赤字,从而引发通胀和利率的飙升,将美国经济彻底推向地狱。但,历史证明里根是对的。减税非但没有将通涨和利率推高,事实上政府收入更因经济迅速增长不跌反升。减税后通胀从最高位的10.3%,降到1.9%;而最优惠利率由20.5%,降到7.5%。而这时里根做的更重要的行动是,藉减税的契机,在联邦政府推行简政改革,透过赤字预算的时机,制造财政压力,逼使官僚部门节省开支,以此来将官僚怪物‘饿死’。
事实上,只要官僚膨胀速度慢下来,政治上就已经腾出了新的空间,让人民思考资源的重新调配。社会上的问题成千上万,可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先后缓急要得到理顺,也只可能在面对现实的情况下进行。最重要一点的是,简化官僚等于减少烦琐,对任何人都有好处。同样,这点不仅适用于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