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幸福》杂志在读者征答专栏中登过这么一道题: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将会做什么?一位军官回答:回家乡开个杂货店;一位议员回答:到海滨经营一个中等规模的酒店;一位市长回答:当一名人像摄影家;一位作家回答:当一个从事手工制作小提琴的工匠;而一些平民百姓的回答则是:有的想当总统,有的想成为议员或大老板、作家,没有一个希望再做普通人,再过普通的日子。总之,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反正谁也不愿意再成为自己,再过原来的日子。
由此,我想起小时候的一首童谣:有只小羊去吃草,南山看着北山好,急忙跑到北山去,觉得还是南山好。老年人常常教导青年人说:“别这山望那山高”,俗话说的“家花没有野花香”,等等,这里都涉及到了人生互羡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生存在矛盾之中的,看别人都活得有滋有味,快快乐乐;想自己总觉得平平淡淡,憋憋屈屈。所以,有些人就常常见异思迁,工作上频频“跳槽”,感情上屡屡“走私”。
有位女作家曾说过,一个人手中有了青苹果,就觉得红苹果好;而一个手中有了红苹果的,又觉得青苹果更好。到底哪个苹果更好呢?谁也搞不清楚。这种人生“互羡心理”生出的烦恼远比生活中真正的麻烦更加令人难以释怀。这是人类独有的生存心态。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喜新厌旧”的思想,人们“追求刺激”的心态,在不断滋生、膨胀。所以,这些人就像那只小羊一样,永远也不知道到底是南山好,还是北山好。
我曾问过一位久居名胜风景区的朋友,你长期在人间仙境般的环境里生活,一定是每天都在过神仙般的日子吧?可他却淡淡地回答,什么人间仙境?我怎么一点也没感觉出来?朋友的回答令我吃惊不小。后来,我偶而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名言:熟悉的地方没风景。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是啊,长年累月生活的地方不是“风景”,“风景”是游人在游动之中才产生的。那些身边有“风景”的人,往往只会“出售”风景,而不会欣赏、享受风景。
在人生旅途中,美丽的风景比比皆是,只是人们没有感觉到而已。人们一旦在心里没了“风景”,就是对再好的“风景”也会产生厌倦和疲惫,感动过你的不再让你心跳,吸引过你的不再使你神往。这就像一双已经合脚了的鞋,穿着穿着又觉得它不够时尚,于是就有了再换一双的想法。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寻找另一片风景。那么,吸引人生的风景到底是什么呢?显然应该是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能让思想和灵魂不断地升华和创新,不断地去探讨那些更深、更新的领域。其实,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风景,只是我们没有去探讨、去创新、去珍惜罢了。哲人说,灵魂是人生的驱动器。只要灵魂不生锈,我们就会觉得人生还有无数个“风景”等待我们去探险、去欣赏、去享受。
珍惜身边的风景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