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败的札记(二)


记(二)

2009-7-12

失败是企业的一种生存形式,就如人的生命过程。因此,企业失败有其特定的规律和条件。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条件,就会有不同的失败的形式。企业的失败是由于它的经

历和条件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情况下聚合起来产生的。因此要防制失败,就是要

消除使之聚合起来的条件。任何企业都是有两个部分构成的,一是实体载体部分,一是功能作

用部分。即“体”和“用”两个部分或方面。这两个部分聚合了所有的因素。

研究企业失败和防制失败,要研究企业的实体载体和功能作用等两部分的对等和对称关系,

就要用统筹方法论作为指导,才可以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统筹方法论不是统筹方法,它是

把多个要素,放在特定的“过程”中交互研究)

造成企业失败的功能作用方面因素:一是主业、二是现金流、三是负债等。造成企业失败

的实体载体方面因素:一是组织、二是领导、三是文化等。这六个因素的不对称和不对等,就

可能引导各自向着反方向组合,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组织发展,最终成为失败的根源。

企业失败都是由小处或小事情渐渐发展起来的。一般企业领导者事前都知道这些小事情,

但是没有引起重视,没有洞察到这些小事情的演变规律,只是酿成大错。其原因是不懂得这些

小事情会在载体和功能不匹配的情况下,按照失败的规律进行“自组织”,一面不断产生和扩

大自己的存在条件,一面不断发展自己,通过超循环使失败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成为整体,

最终使企业再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和发展而失败。

因此:企业防制失败主要是调整主业、现金流、负债的统一,调整组织、领导、企业文化

的统一,以及这六个要素的统一。防止企业失败是要把它们合理的统一起来,并形成适应环境

发展的整体。

从统筹原理来讲,经营主业是专业和策略和范围统一问题,经营现金流是模式和管理和流

量统一问题,负债是资源和成本和结构的统一问题,企业组织是协作和规划和调动的统一问题,

企业领导是预见和决策和洞察的统一问题,企业文化是相容和形式和取向的统一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作为整体互支持,又互相要求,形成统一的立体的网络关系。

1)主业。

经营的主业或专业是企业的事业追求在一定阶段的表现和载体。没有事业的追求,企业就没有发展的时代方向,(但是这个方向不同于战略方向)就不可能长期的发展。主业或专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范围和环境选择和开拓及转移,是策略运用。从经营的整体来讲,主业针对的是策略问题。从经营的资源、策略、模式的统一来讲,策略是核心。因而主业要和策略相一致,相统一。

主业发展以企业的负债为前提条件。企业的资源和结构的统一决定了企业主业的范围宽度和专业的深度。因而主业需要合理的负债,保证主业的策略运用所需要的资源。不应该盲目的确定一个企业负债的标准,而应该根据策略的要求确定负债率。许多企业的失败与其缺少合理的负债率,或者一味强调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指导思想下,负债率过高、超过了策略应用的要求有关系。这导致企业的主业或专业不能按照其策略发展。同时主业要求较强的负债成本控制,避免动摇主业的稳定性。

主业发展以现金流为基础。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现金流量的统一决定了企业主业的稳定和专业优势的保持。因而主业需要可靠的现金流,使企业主业的策略能够连续地执行。同时主业要求对于现金流的控制合理有效,通过保持现金流量的均衡,避免引起主业出现较大的起伏。瀛海威对于新兴的市场缺少足够的认识,没有充分地把握现金流的管理,致使其主业失去了生存的依据条件。

2)现金流。

现金流是企业当前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水平的反映,它是企业的收入和效益的来源载体。一般来讲现金流状况直接体现经营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能力。而企业的经营组织管理水平集中表现在经营模式上。所以现金流状况是与经营模式相统一的。经营模式决定了现金流速和流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经营上讲,现金流概念比资金链概念更为明确。资金链受到主业和组织的制约,(比如新疆德隆集团失败的情况)不完全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

从经营层面讲,现金流针对的是经营模式。从经营的资源、模式、策略的统一来讲,经营模式为核心。

现金流以主业的发展为前提条件。企业经营策略和环境范围决定了现金流的流量和流速。因而现金流需要主业的成熟性和稳定性。相对来说主业较为集中和成熟,则现金流模式就会稳定。相对来说,专业较为先进,则现金流量就会充足。(这是就竞争充分的市场环境来讲的。不是对垄断讲的)将主业和专业策略的选择在企业的优势区域和环境,现金流水平就可能最适当。主业不集中,就难以建立有效的经营模式。现金流就不易保持稳定。经营多元化的陷阱就在于经营模式的破坏,使得现金流不稳定不可靠。同时,现金流要求策略运用灵活有效,保证现金流的充足。

现金流以企业负债为基础。企业的资源和结构决定了现金流的承受性和流动自由度。因而现金流需要资源结构合理的负债,以使经营模式的效用最突出。许多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原因,即是为了现金流所需要的资源结构更适应变化。但是其失误在于没有考虑经营模式运用的要求,会由于经营模式的固化不适应,使得多元化经营破坏了现金流的流量稳定。同时现金流要求负债的严格成本控制,使得现金流得到有效保证。

3)负债。

企业负债是企业发展的条件准备。一般来讲负债状况和水平是企业的资源稳定性和充足性的体现和保证,决定了企业获取和利用资源的可能的状况和水平。企业负债的状况是获取资源的保证,它以成本控制为依据。企业负债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的基础。从而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范围的发展可能。

从经营层面讲,负债是针对资源的。从经营的策略、资源、模式的统一来讲,资源是核心。

企业的负债以现金流为前提条件。现金流量和模式决定了负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而负债需要现金流模式的独特性和流量的稳定性,以使资源的供给有可靠依据。同时企业负债的发展要求现金流的管理能够连续均衡,以保证负债的成本控制有效。这种负债是针对竞争的。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为了生存,经过调查,明确认识到必须每年销售600万辆汽车,才可以在现有的市场上竞争。这就对负债提出了要求。

企业的负债以主业为基础。主业或专业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负债的规模和水平。因而负债需要主业的范围集中性,保证负债合理的资源和结构。同时企业负债的发展要求主业的策略较为成熟,有较强的连续性,保证负债的结构适当和成本有效控制。美国的汽车产业的失败,原因之一是企业的负债结构不合理,负债成本过高。不符合世界市场环境的汽车产业的要求。虽然它的汽车公司的年产量都超过600万辆。

 

企业的经营要以主业为方向、以现金流为主导、以负债为基础,它们的统一决定了企业经营的状况和水平与顺逆和得失。主业与现金流规定了负债的基数和底线。主业与负债规定了现金流的力度和范围。现金流与负债规定了主业的规模和特点。企业经营的主业和现金流和负债的失衡或失控,造成或效益达不到预期、或不能够为企业实体载体服务、或它们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等等都会造成失败。

企业的主业和现金流和负债是统一的、兼容的、对称的。它们之间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正面作用和反面作用交织在一起。企业经营的主业和现金流的问题一般较容易察觉,企业领导也会直接的予以调整和改进。但是,企业的失败尤其是崩溃性失败,往往是由经营的变化与企业实体的关系不适应矛盾产生的。这是企业不容易认识和察觉的。消亡性失败大多不是直接由经营产生的,而是企业的老朽在大的波动和震荡中,轰然倒塌。

在经营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中,企业的组织和领导和文化的不适应和不成熟和不完善等,是企业失败的基本的、主导的、隐性的、长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