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黑白人生


中国股市的黑白人生

朱大碌

中国的股市,先天不足,后天不调,需要彻底改造。

因为这个市场,不规不矩,缺乏起码的公平。

比如大小非问题,比如打新股问题,所有的规则似乎都是为少数人(权势者)量身定做的,完全置广大股民的利益于不顾。

以致在中国出现举世罕见的打新股奇观、大小非奇观!

这大概是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之类的“创举”,与国际一点也不接轨,国际上找不到这样非驴非马的股市怪胎。

在中国证监会眼里,各路资金动辄几千亿疯狂打新股似乎是正常的,算是一种“正常”的创收之道。

但在国际上看却很不正常,没有哪家股市有这样“非常”的创收之道。

这种所谓“保险”的获利的模式完全不符合风险与利益相对应的市场投资原则。如果这样的获利模式成立,那企业还要辛辛苦苦的生产干什么? 把资金都用来打新股岂不是更省事?

大小非问题,更是中国股市的一大“创举”,不是在股市上买的东西(说股票太勉强),竟然能拿到股市上卖,这算是哪门子规矩?

中石油在美国也有股票上市,那么中石油的大小非能拿到美国股市上去“解禁”、“流通”吗?岂不是痴心妄想?国际股市可没这规矩!

外国不可能的事,在中国股市却变成了可能。于是我们看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削尖了脑袋要上市,上市过程黑幕重重,几乎每一家上市,都有一套腐败经(巨额的公关费只是冰山一角)。

以内部交易极低价格获取的内部股,只要上市拿到股市上一卖,立刻就能轻易获得n倍以上的暴利,许多不明不白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就这样诞生出来。

这样的“好事”除了中国股市,别处哪儿有?

真正市场经济国家不允许的,违背公平公正原则、损害大众利益的“恶手”,在中国却是合法的,这就是中国股市黑的地方。

要把这样的黑市变成白市,需要对股市彻底改造(“改革”似乎成了某些人的专利,我们就用“改造”吧)。

1、开辟柜台交易,分道扬镳。

大小非的出路并不是“解禁”,因为不是股市上买的股票,根本没有资格拿到股市上去卖。

大小非的出路应该是柜台交易。

柜台交易是国外股票交易的主流,国外大部分股票都是通过柜台交易流通,只有少量股票上股市流通交易。

而中国股市搞了10多年,只有公开上市这一座独木桥(中国先后关闭了地方性的产权交易中心,并于1999年关闭了STAQNET这两个法人股交易系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是骡子是马都要上来溜溜,发行价格、发行渠道不同的东西,都要一同拿上来卖,能不造成问题重重吗?

象国外那样建立起柜台交易,与股市分道行车,桥归桥,路归路,哪里来的哪里去,各行各道,大小非问题就可以彻底解决。

2、打新股双限,机会均等。

打新股每账户限额10万元,限中一签。这样对广大股民都公平。

否则机会几乎被机构大户独占(曾经按持股比例打新股,也还算多少有点公平,毕竟二级市场持股还是有风险的,但后来这一政策莫名其妙被废,完全凭资金说话,对广大散户而言暗无天日)。

且使社会巨额资金在打新股上滚来滚去,极不正常(也使掌握资金者腐败丛生)。

机构大户有本事可以象巴菲特那样去投资,不必在打新股上与民争利。

在打新股上,每一个人,无论资金多少,都应拥有同等权利。

国外公司法都有鼓励大众分散持股的条文(如日本就规定个人持股不得超过5%,前五名的持股总和不得超过公司股份的20%),中国也应有相应的法规鼓励大众分散持股,塑造大众公司,这是劳动者共享财富的重要途径。

3、新股以净资产定价,同股同价。

新股发行价应以净资产为准,不搞什么“溢价发行”,也不能随意低价卖。

否则定高了买的人吃亏,定低了卖的人吃亏,都不符合市场价值规律和公平原则。

而且同一种股票对任何人发行都应该同一个价,不能搞同股不同价的“内部股”。

中石油的净资产3.8元,在H股市场和美国股市以相当于人民币1.27元的价格发行,在A股以16.7元的价格发行48.2元的价格开盘上市);比如美国银行购买中国建设银行股票的价格是0.94港元,中国投资者的购买价格是11元。

这种无视市场价值规律,损害国民利益,拿国人当冤大头,为洋人和少数人谋暴利的定价方式,哪还有公平可言?

当少数关系户买的时候,他们不要市场,关起门来做黑交易;当这些特殊关系户卖的时候,他们却要“市场化”,要拿到公开的股市卖高价。

哪有这样半截子的“市场”?不是黑市是什么?

4、上市公司向民营企业倾斜。

按照凯恩斯两只手的市场经济理论,国营企业属于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工具,其职能与民营企业完全不一样。民企能干的,不需要政府插手国企来干(国家不需要与民争利),民企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政府和国企义不容辞,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拾遗补阙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所以上市融资之类的事,应该向民企倾斜,国企理论上不需要上市(国企的资金有国家保证,也不能随意扩大经营,什么赚钱干什么)。

作为盈利性国企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退出方式,可以考虑在股市“全流通”发行股票(过程必须公平,全民的资产必须由老百姓共享,不能由少数人得利),通过这种国退民进的方式把普通盈利性国企改造成全流通的大众公司(国家保留金股)。

但绝大部分国企改革不需要上股市(不能把股市作为国企的解困途径,把国企的困境转嫁给股民),只有少数优质资产可上股市(让老百姓共享)。

有限的股市名额,应该向优秀民营企业倾斜,向国家产业政策需要的绿色产业、高科技产业倾斜。让优秀的民营大众企业、绿色龙头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成为股市的主流。

5、制定公平交易法,成立公平交易委员会。

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公平交易,丢了这个“魂”就成了黑市。

虽然中国的股市比较黑,但中国的黑市却远不止于股市,而是蔓延于整个经济领域(同时渗入政治领域,以“合法交易”输送利益已成为腐败的新形式)。

因此中国急需制定一部高高在上的公平交易法,并成立一个高高在上的公平交易委员会(直属全国人大,凌驾于各部委之上,特别要防止铁道部、交通部、国资委、证审委、银监会之类的权力部门搞黑政策、黑交易)。

能不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以诚信为本的公平交易法治体系(这也是与国际接轨),是中国能不能建成真正两只手的、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志(很奇怪中国鼓吹“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们长期对这一标志性建设失声,他们要搞的究竟是黑市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股市的涨跌虽然牵动万众之心,但股市的问题不在于涨跌而在于公平。

政府救不救市并不重要(花落自有花开日),政府能不能把黑市改造成白市十分重要!

股市的涨跌股民可以承受,但坑害股民、拿股民当冤大头的黑市,是股民不能承受之痛!

国民需要白市,政府责无旁贷!

通过以上5点改造,中国股市可以由黑转白,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做起来不容易)。

如果中国人再创新一下,把股市交易规则T11天改为1个月或者1年,则可大大消减股市的投机泡沫,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象一个投资场所了(老百姓更可以安心做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