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金鱼姬》——老去的情节和不老的情结


有时候,得承认,我是敏感的。好比遇到了由全无生命的横竖线条组成的印刷字“姬”时,就想了不少。我觉得这个字很具风情,容易与青丝,与红颜,与旋转的裙裾,与歌台舞榭之类的事物联系到一处。实际上,跟霸王离别而闻名的虞姬,让曹植写下《洛神赋》的甄姬,怀抱琵琶的蔡文姬,还有李白诗中压酒劝客尝的吴姬,都是可以为我的想法佐一佐证的。

当乍见“悬崖上的金鱼姬”这几个字词,我眼前依稀闪现出水芙蓉般的美人鱼,她修身玉臂,长发飘散,凌风横于高崖,双目似千里烟波。偶尔,她还会轻启朱唇,曼声而歌。歌的是俳句:淡海之海,千鸟啼夕波;此信堪哀,索寞思故国。

但事实上,我一厢情愿的想像是错误的。等看到片子里面的金鱼姬,出乎意料,它的模样,却是片尾唱的那般:“肚子滚圆圆”。他更像宫崎骏以前作品《龙猫》里四岁的女主角小米,整日蹦蹦跳跳,嗓门宏大,浑无一丝公主仪态万方的风范。

这只能怪自己,总舍不下一些心猿意马的绮思遐想。一直地,由《风之谷》以来,除了《红猪》主角是个被施了咒语的人身猪面的男子,剩下的近十部宫崎骏电影,哪一个主角不是小女孩,又有哪一个小女孩漂亮的像花瓶了?

只能说,六十多岁的宫崎骏,秉持了他惯用女孩子形象的老传统,延伸着他可能被读解为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精神,并继续恪守他隶属的摩羯星座——好说是意志坚定,歹说是顽固的特点,而不加偏离游移。

看得出来,导演很中意这个金鱼姬。为此,宫崎骏抛开了以前的森林、田园和天空之城,为其打造了生机鲜活的海洋世界。影片里,老宫的想像力依然算得上充沛,色彩与音乐搭配的亦颇动人。男主角宗介与金鱼姬波妞的交往,很具生活化,足以感染观众。而当波妞逃离海底,立于翻滚的浪头,追寻宗介的汽车时,既有视觉的冲激,更多的则是两个孩童情感的交响。

或许导演太执于表现活泼的金鱼姬了,而忽略了情节应有的曲折。英难到老皆皈佛,壮士还山不论兵。宫崎骏年纪是不小了,一度退居幕后的他更愿意讲一个单纯的不杂刀枪的故事。但就是这单纯的故事,在一些情节方面,他也疏于交代或现出漏洞。比如吝言波妞的父母;还有波妞的生死,竟系于对全不知情的宗介的一些算不得什么的考验上,实在太儿戏了。之前的影片,剧中人物情感的力度每每纠集着情节的层层展现,而且,配角也大多活灵活现,血肉丰满。从这些方面比起来,《悬崖上的金鱼姬》可算退步了。这是所谓的“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就能解释的了的吗?

影片的创作源泉来自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开始对金鱼姬的想像,大概也跟这文章有关。没料到,原童话中有着玫瑰花瓣样的皮肤和蔚蓝眼睛,喜好沉思的海底皇宫的六公主,却变作了导演手下憨态可掬的红发大娃娃波妞。六公主成于常与贫困相伴的安徒生的腕底,爱情途中的屡屡受挫使这个丹麦人怀疑俗世男女的痴恋,转向上帝之爱。为此,他让六公主去寻找与光明同在的“灵魂”。宫崎骏以《海的女儿》作灵感,说是要描述“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个有关爱与责任的故事。”这叫我想起以前所见的一本中国连环画,里面那勤劳的渔家小伙,携手美人鱼姑娘,大闹代表压迫阶级的海底龙宫。

在对待美人鱼的问题上,不同时空,有着不同的故事;而年岁大的人,更趋向于简约。眼见美国梦工厂和皮克斯等动画机构一味地朝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狂奔,宫崎骏怕是无心玩出更多的花哨了。他宁愿固守着基本的东西,像八十多岁的歌德,来到故乡的山上,猛然忆起自己十七八岁时的诗行:一切的峰顶,沉静;一切的树梢,全不见,丝毫风影;小鸟们在树林中无声;俄倾,你也快要安静。不过,比起早早就声称“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只能借醉在梦里沙场点兵的辛弃疾,宫崎骏尚能将一贯的念想展现于银幕,也算得上幸福了。